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至简禅语大全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3-08 01:42 5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后人称为“D7DA%CB%B4%B7%A8CA%A6%EC%F8%D3%EF%BE%AB%BB%AA%A3%BA50%BE%E4%D6%C1%BC%F2%EC%F8%D3%EF%B4%F3%C8%AB”的辉煌岁月,它见证了一个古老文明的崛起与辉煌。如今,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1. 人生的痛苦来自对欲望的执著,要想减少痛苦,就要保持淡定平常的心态,生活要俭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不要过度地消费,不要过份地追求。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否则一旦有了困难,我们就很难面对。

2. 守一不移是指确立一个不变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法门、技术上得到成就。

3. 我们要惜福惜缘,这就是修行,就能增长福报。奢侈享受,就会损减福报。福报享尽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4. 我们要以出世间的善心修世间善业,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不计回报,让社会放心,让人民放心。不要做不正、不善的事,不要生产有损健康的食物和药品,不要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不要制造伪劣产品,不要做为蝇头小利损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情。

5.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6. 结缘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结缘不用花一分钱,一个微笑、一个问候,给老人一点帮助,对弱者一点关怀。我们经济上没有力量,说几句宽慰的话,鼓舞士气,也是在帮助一个人度过难关。人际关系和谐,修行和事业就没有障碍。

7. 《道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做任何事都不能离开老百姓的生活,否则都是想入非非,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做事业也好,当领导也好,都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服务,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提供什么,解决大家的困难,才有成功的可能。

8. 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禅机和妙用,要时时反求诸已,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内心始终保持平淡,不起分别,一切都坦然面对,如实面对,这就是禅的表现。

9. 老子曰: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人跑跑腿,说几句好话,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都能起很大的作用,别人就会感激你。你再给他讲佛法,他才会相信。要不然,就算你讲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相信。

10. 观照当下是修行的根本法门,我们要观察当下每一个念头,令善念增长,恶念消除,改善命运就在当下一念之中。

11. 谈玄说妙、不切实际的东西,无法使人感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有实干的精神才能使人感动,才能发挥洗涤心灵的作用。古来的圣贤无不以平实、平淡、平等见称,所以他们的精神和人格令人感动。正是这种令人感动的精神,他们才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12. 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戒就是道德的生活。我们过修道德、守法律、守规矩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就会集中,就不会胡思乱想,就能专注于事业和家庭,坚持下来就能产生智慧,就能总览大局,进一步就能把握生命的航向,不致给人生留下遗憾。

13. 菩萨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教导我们从根本上净化心灵,转化心灵,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一切有益于众生的事业,利国利民。利他就是自利。以此来转化我们的生命,循着善法的道路和因缘向前发展。

14. 好人要感恩,坏人同样要感恩,因为他成就了自己坚强的毅力、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一定要用慈悲之心,广行布施,与众生广结善缘、广结人缘、广结法缘、广结佛缘,这样才能化恶为善。

15. 欲望就像深渊和猛火一样吞噬着我们的善根福德,能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烦恼,多一分自在。身似不系之舟,无欲无求。

16. 戒律就是对生活的规范;禅定就是对生活的净化;智慧就是对生命的提升。我们只有过道德的生活,尽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做到问心无愧,才能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的稳定,由定而开发智慧,认识人生的真理,指导我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过洒脱自在的禅生活。

17. 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常年病苦缠身,行住坐卧都需要人帮忙,一切都不自在不自由,时常经历着老苦和病苦。有人照顾还算是万幸,世上还有很多老人孤苦伶丁,没有人照顾,更需要各界人士去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平安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里程。

18.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执著,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墙壁、很多障碍。空就是要突破,就是要超越,就是要发展。如果不空,墙壁就挡住了你的视线,你就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块小天地。只有空了,格局才能扩大。

19. 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觉悟了这个道理,就能知足常乐,安贫守道。李嘉诚先生说:对自己一定要节俭,对他人一定要大方。我们平常生活节俭一点,用省下来的钱去帮助弱势群体,这比独自享受更有意义!

20.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欲不可纵,纵欲是对身心的摧残。养身之道在于清心寡欲。

21. 修行的重点在于追求人格道德的提升,追求精神的解脱,对物资利益不求非分的回报,虔诚地投入所信奉的教义,投入所依托的团体,投入所从事的事业,动机纯正,不参杂丝毫的非分之想,做一切事不讲条件,无欲无求。

22. 学禅要有大丈夫气概,刚柔并济,对待弱点要有阳刚之气,说断就断;对待众生要有慈悲之心,要有亲和力。这就是禅者的风度,这就是禅的妙用。

23. 学生活禅,要求以信仰巩固良心,以良心落实因果,以因果充实道德,以道德陶铸人格。最后落实到人格的完善、人格的提升、人格的尊严、人格的庄严。

24. 过修行生活一定要有良师益友,要亲近善士,否则就会走进人生的误区。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 修行就是从端正自心开始,每天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买一块糖给小孩子吃,拿一块钱放到功德箱,而是要把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得好上加好;把房子做得坚固,不怕台风海啸;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那才是做大好事。

26. 古人云:独乐不如众乐。如果独享而不能与众分享,只是为了自己挣钱而办企业,这样的企业家肯定不得人心。我们要有与大众分享的心,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只有那些一心为民的企业家,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27. 人不可能事事顺心,不如意事常八九,不顺就会感到痛苦,只要放下执著就能消除痛苦。怨憎会苦,放下来;求不得苦,放下来;爱别离苦,还是要放下来。不要追求,不要执著,当下就清凉自在。看破、放下、自在,我们就能够得到清凉与安乐。

28. 古人讲厚德载物,又说不痴不聋不哑,做不了大家翁。好多企业家因为心理承受力差,以致造成决策失误。如果管理者在利益面前能够相互包容,就会取得双赢的局面。一旦彼此对立,进行恶性竞争,肯定会两败俱伤。

29. 佛说:孤因不生,独缘不长。我们生命与全宇宙息息相关,人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要排斥逆缘逆境,要有包容心。古人讲: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30. 离开了大众,个人就像微不足道的一粒微尘、一粒沙子、一棵小草、一片树叶。我们知道感恩,就会把个人融入大众之中,个人这一粒沙子,就会有无边的妙用;个人这一棵小草,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个人这一片树叶,就会是一片绿色的世界。

31. 我们要培养浩然正气,其中正心是根本。正者不邪。心若不正,言行就不正;心若正了,言行就正。正就是做一切事都要符合眼前的利益、长远的利益和根本的利益。

32.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种种困境,也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我们要常存感恩之心,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要知道满足。知足者常乐。懂得满足的人才会有幸福,不知满足的人永远痛苦。

33.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是寓动于静,寓静于动,动静相依。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中有受用,用禅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在动中才不会落空。在动中无忧无惧,反过来又能在静中得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