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00:49 6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星河”的星球正缓缓转动。它静静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仿佛每一颗星都藏着一个不朽的故事。今日,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星空,探寻那些被岁月遗忘的奥秘。
1. 30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2. 梦想就变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够付诸实践的具体思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3. 如果我们把玄奘的长征称之为壮举,那么法显的长征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伟业,尽管需要某些外在因素,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是认准目标、持之不懈的愿力。
4. 我们应当看淡一切,好好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许痛苦之后就是你幸福的天堂。人是在痛苦和烦恼中生存和逝去的。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是很肤浅和简单的。真正的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清朗。
5. 道家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情感纠葛、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
6.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本善的,当烦恼遮蔽了智慧,内心就会变得阴暗沉闷。
7.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
8.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
9. 一个苹果,有人喜欢赏玩其色泽,有人想品尝其美味。
10. 人生,在心淡中求满足,在尽责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快乐,在忠诚中求幸福。
11. 1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2. 静心禅语居于此地,安于此地,居于此时,乐于此时,因缘于今世的,不要急着要去赶到来世,也不要急着要跨回前世。
13. 沉淀不是消沉,是用一颗淡然的心审视浮躁,在宁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14. 人生可逃避很多事情,无法逃避的是生死;人生可推卸很多事情,难以推卸的是责任。
15. 一个人非常容易去否定、排斥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
16. 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
17. 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18. 人生这一场承担生活的深沉,品味辛苦的味道,看淡世间的颠倒与世相,活出生活的才情和智慧,那些所有复杂变得平淡,纠结变得朴素,都是生活的醒悟,更是人生的灵犀一点,佛门有句话,叫做道不远人,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曾与生命脱离,人生的真谛,但向己求,生活也就如此。
19. 看的淡一点,伤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
20. 而在看待自己的生活时,我们总喜欢缩小自己的幸福,放大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总有太多的不满。
21. 我们的很多理想,可能都是虚幻的,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
22. 17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3. 23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24. 放弃那些该放弃的,珍惜那些该珍惜的,适当放慢你执着的步履,不要让人生太圆满。给大脑一点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给他人一些自由,随缘顺势过生活才叫真圆满。
25. 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
26. 我们要做的,是逐步改变,从能够体谅别人到代人着想,再到助人为乐。
27. 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
28. 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29.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30. 佛门不是保险公司,只知一味祈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言行却违背因果,怎能得到好报?就如同一块石头因为自身太重沉到河里,无论你怎么祈求,这块石头都不会浮上来。佛教常言,心正是佛,心邪是魔,如果心生邪念,不惜以伤害他人的行为去谋取自身的利益,那么无论你如何祈求,佛菩萨不会灵验的。
31.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的,岂能尽善尽美,这世界,美丽易碎,不必慌乱,只要静然于心,就会海阔天空;这人生,痛并快乐,无需埋怨,只有心存感激,就会精彩无限;这脚步,轻松沉重,不必匆忙,只要心中有一座城,有一片森林,有一种信仰,就要一直走下去。
32. 其实,不管是照面或照心的镜子,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镜子来观照自他,甚至观照社会人生,成为自我学习、自我警惕的一面人生的镜子。
33. 传喜法师:心若迷失,物何以救?现在的时代有很多危机,最主要的危机是没有信仰造成的。佛法是天地之间最珍贵的宇宙正能量。每开一个法会,百千万亿的众生都能得解脱,认真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利益无量的众生。
34. 佛禅语录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
35. 学诚法师:人生是有很多时候不遂人意,但这些都是会过去的,不要黏在上面而解脱不得。看得开并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站在更高的一层境界上思考人生,让自己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36. 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凡事不可求全责备,谁也无法成为完人。
37. 人生不仅是去与烦恼握手言和,更要去认识烦恼的虚幻,烦恼何曾来自外境,从来都是自心的产物。能包容,天下哪有对峙;能宽阔,世间何来怨愆。所有的负面情绪,从来都不是埋怨生活的借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自省和自控。
38. 27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39. 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生活怎样,无论现实有多难,无论绽放有多远。
40. 13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41. 父慈子孝,各有原则,本来是对等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常常过分强调孩子应孝顺的一面。直到现在,很多家长也认为自己的话孩子必须听;自己定下的规矩,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就要拳脚伺候。
42. 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
43. 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4. 24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5.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46. 真正的智慧不是忍辱负重,而是无辱可忍。治疗嗔毒,最重要的是一个定字,培养自己内心的专注和耐力,所谓不为所动,辱骂声中易成佛。忍字头上一把刀,心上有刀,迟早伤人伤己。心中有忍即有怒,心中无怒何须忍。所以,制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怒。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博大的宽容心,二要靠深厚的慈悲心。
47. 做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决定权也在自己。
48. 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9. 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
50. 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藏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
51. 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如此希望被认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个他希望认可自己的人,又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52. 其实,有有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有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