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00:48 6
在浩瀚的星空下,一颗古老的星辰缓缓转动,它所携带的秘密,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等待着被揭开。这颗星辰,名为“星辉”,它的光芒,照亮了无数探索者的梦想与希望。今日,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星际之旅,探寻那隐藏在星辉背后的千古之谜。
1. 22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2.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曾经很在乎的已经不值一提。
3.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4. 我们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因为外在不是我们主观意愿可以决定的,是会变化的。
5. 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6. 17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7. 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质,希望改变别人,希望事事顺自己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好。
8. 放开眼量观察那些烦恼,不过是生活的障眼法,能淡然面对,就不火冒三丈,这世间没有真正的苦海,只有自己的执着背离了靠岸的地方,甚至给自己的伤痛找到许多不能停止的托辞,幸福原本就在,不管你点头还是摇头。
9. 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心对境,对外在的一个事物,内心会起一个反应、判断、感受,这个内心的感受就是我们所谓的痛苦或快乐。
10. 也许落叶的飘零会是一场更加艰难的旅程,但那份懂得,那份执念却不会改变它坚韧的性格,风尘一路没有悲伤,没有失落,总是坚信轮回的季节,还是属于自己的绿色。
11. 九月的风带着秋的凉意,凌乱了心头的思绪,泛黄的落叶微微的卷曲,带着沧桑的痕迹,划了一个优美的姿势飘然而落,忽然觉得,原来沧桑也是如此之美。
12. 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是疏忽。
13. 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之争抢;田园间无争,却有柴米之忧烦;世外桃源祥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
14. 所谓平常心,就是: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处之以淡。荣辱事来,置之以让。怨恨事来,安之以退。
15. 27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6. 佛说: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尘世的风景,走过看过,不必伤感,只要记得曾经拥有过,飘逝的旧梦,浮沉心海间,不应有憾,只要记得曾经牵挂过。学会铭记,学会放弃,偶尔怀念,会心微笑,静默在红尘深处,亦步亦趋随顺佛行
17. 如果你心有不安,就念声观音菩萨,如果你很浮躁,念声地藏菩萨,如果你很恐惧,就念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清凉,地藏菩萨的坚定信念,阿弥陀佛的坦然淡定。菩萨佛祖并不是让我们盲目的去跪拜,而是了解诸菩萨的心境,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佛法是世间法,不在灵山,在心地。
18. 13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9.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
20. 超越身份的局限,找到身份以外的你,找到不曾变化的我们清明自在的心,让我们的生命展现出它本有的如黄金般璀璨的价值,照天照地,熠熠生辉。
21. 云乡禅师:我们越能够让自己安于当下自己脚步所在,也就越清晰的看见自己只能够在当下之所在,如此我们的当下感就越来越存在并且沉重,而头脑里的杂音就越来越轻,如是就自然静了,直到有时候我们体验到一念不生,却一切现成!
22. 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
23. 有多少的愤怒是来自自己的狭隘?有多少的隔阂是来自自己的冷漠?有多少的埋怨是来自自己的不理解?有多少的成见是来自自己的不包容?当你对他人友善时,恰恰是对自己最大的真诚。
24. 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凡事不可求全责备,谁也无法成为完人。
25. 放下,不再太多负重压在心里,生活之路上脚步轻松很多。
26. 2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7. 如果我们觉得,要得到外在什么东西,才能获得幸福的话,目标本身就错了,自然不容易获得真正的安乐与宁静。
28. 其实,有有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有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
29. 而在看待自己的生活时,我们总喜欢缩小自己的幸福,放大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总有太多的不满。
30. 一切的爱憎怨怒,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心为本,心是源。
31. 11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32.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不快的事,一个付出一个接纳,一个心甘情愿一个理所当然,仿佛宿命,其实是彼此成全。没有谁注定是谁的花朵,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某种使命,不要埋怨他不懂,最好的懂得是若月亮般为了他而自我圆满。
33.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34. 困苦,迷茫,无助时,可以寻求帮助,但别人永远只是助力。
35. 人生不仅是去与烦恼握手言和,更要去认识烦恼的虚幻,烦恼何曾来自外境,从来都是自心的产物。能包容,天下哪有对峙;能宽阔,世间何来怨愆。所有的负面情绪,从来都不是埋怨生活的借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自省和自控。
36. 道家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情感纠葛、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
37. 生命,就像是一块黄金,金灿灿的,闪着光芒,厚重踏实。
38.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别人也无法代替你活。
39.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的,岂能尽善尽美,这世界,美丽易碎,不必慌乱,只要静然于心,就会海阔天空;这人生,痛并快乐,无需埋怨,只有心存感激,就会精彩无限;这脚步,轻松沉重,不必匆忙,只要心中有一座城,有一片森林,有一种信仰,就要一直走下去。
40. 16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41. 12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2. 故当顺势,以卵击石易碎,螳臂挡车多伤;故当看开,一已之力有限,众人拾柴焰高;故当放下,可为时尽力,不可为时宽心。
43. 内心对身份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
44. 禅语早安心语镜子,一般是拿来照面用的,不管胖瘦美丑,在镜子里都能如实显现出自己的容颜。
45. 佛教微博经典:看人看事有三重境界:第一重,黑白不分。涉世之初,天真幼稚,看不清人,看不懂事,对自己好就好,用感情驾驭理智;第二重,黑白分明。经验丰富,心智成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用理智驾驭感情;第三重,世无黑白。黑白起于心,我心若白,天下皆白。世间无对立,哪来黑与白?理智与感情融为一体。
46. 即使是在生活伤害我们的时候,也要试着用过去的美好回忆来原谅,不抱怨才会更快乐。
47. 佛禅语录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
48.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49. 时过境迁,曾经苦苦盼望的,在今天也许一文不值。
50. 真正的智慧不是忍辱负重,而是无辱可忍。治疗嗔毒,最重要的是一个定字,培养自己内心的专注和耐力,所谓不为所动,辱骂声中易成佛。忍字头上一把刀,心上有刀,迟早伤人伤己。心中有忍即有怒,心中无怒何须忍。所以,制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怒。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博大的宽容心,二要靠深厚的慈悲心。
51. 30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52. 看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
53. 我们真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54.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的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的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的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
55. 人生这一场承担生活的深沉,品味辛苦的味道,看淡世间的颠倒与世相,活出生活的才情和智慧,那些所有复杂变得平淡,纠结变得朴素,都是生活的醒悟,更是人生的灵犀一点,佛门有句话,叫做道不远人,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曾与生命脱离,人生的真谛,但向己求,生活也就如此。
56. 佛教微博经典:要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让心灵懂得各种言语。学会听懂别人对你的嘲笑,让它成为自己改正缺点的动机。学会善听别人对你的谗言,让它成为别人的故事娱乐自己。学会看待自身的缺憾,让它成为人生路上奋进的动力。
57. 慧心禅语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忍一时风平浪静。口争得无常烦恼,让三分心平气与。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
58. 但是在佛门里,还有一种照心的镜子,心灵里的各种烦恼、善恶、好坏,在照心的镜子之前都能显露无遗。
59. 幸福,如果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那就是不稳固的。
60. 我们不能确认未来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得上绝症,甚至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我们会遇见谁,下一分钟我们的心脏会不会忽然间休息。
61. 静心的禅语_心灵禅语_
62.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
63.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
64. 21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5. 学诚法师:人的心就像屋子,时间长了不打扫就会遍布尘埃,所以应该时时清扫。人生像一条路,这条路上有无数岔路口和障碍,还有大雾锁目,当以智慧为日消除迷雾,愿力为导确定方向,精进为甲战胜障碍。
66. 如果不懂得忙里偷闲,不适当调节心情、舒缓放松一下自己,就会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