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00:48 7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以20亿年为单位,默默塑造着星辰大海。这便是宇宙的韵律,一场跨越时空的交响乐章,正缓缓拉开序幕。
1. 佛教也从来不曾因为弘法或劝人信佛而流过一滴血。
2. 在佛典里,说到证入真理的人,到处都用得净法眼一词。
3. 佛说:凡执著某一事物(或见解)而藐视其他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是桎梏(缠缚)。
4. 佛说梵行是与这种见解无关的。不论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如何,世间实有生、老、坏、死、忧、戚、哀、痛、苦恼。
5. 真理不需要标签;宗教的标签,只是独立了解真理的障碍。
6. 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7. 佛的整个教义都以此为目的;他的说法,从来不是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
8. 任何形式的暴力,不论以什么为借口,都是绝对与佛的教诫相违背的。
9. 人类的品性与情感如爱、慈、悲、恕、忍、义、欲、憎、恶、愚、慢等,都用不著宗教的标签;它们并不专属于任一宗教。
10. 佛的教诫曾被形容为 ehipasika,就是请你自己‘来看’,而不是来相信。
11. 佛教仍然是佛教,不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标签是不相干的。
12.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
13. 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槃的。
14. 佛是一位现实的导师;他只教导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学问。
15. 佛教里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见,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16. 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
17. 人类最喜欢有分别性的标签,甚至将各种人类共同具有的品性与情感也都加上了标签。
18. 佛说:眼睛生出来了,知识生出来了,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
19.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