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15:13 5
探寻幼儿乐园的奇妙之旅,分享育儿经验点滴!
1. 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孩子们宣传“我是文明娃,爱说普通话”,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老师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用普通话交谈,培养幼儿听讲普通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小班开展了“一天学一句普通话”的活动,如“我们一起玩”、“对不起”“谢谢”。中大班幼儿开展了进小区、街道宣传活动,通过自己制作的小标语向身边的人宣传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人人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幼儿园内张贴海报“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标语,让“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和孩子心里,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2.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了解到推普工作的长效性,推广普通话是点滴的渗透,在平时的工作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推普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性及常抓不懈的常规工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全体师幼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努力让推普工作做的更扎实、更有效。
3. 一、音乐殿堂中享受高雅艺术的魅力
4. 徐卓娅教授的开场讲话过后哦我们千人同唱会歌《田野之歌》。
5. 舞剧《鄂尔多斯的婚礼》又把我们带到了那广袤的大草原上,与新郎新娘欢聚在奶茶的香味中,共享那草原上甜蜜的月光。徐教授的讲话让我突然惊醒, 不觉惊叹,专业舞蹈演员的蒙族舞就是有感觉。但是许教授用她那特有的风格这么说的:“他们可都是幼儿园老师哦,我们幼儿园老师也可以高大上的!”顿时,台下一片嘘唏。
6. 多个版本童话剧《三只小猪》(三个由幼儿园老师和大学生现场表演的版本;一个由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视频版本;三个由台下老师现场编排的版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儿童戏剧的魅力,初步懂得了儿童戏剧创编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诊断,体验了儿童戏剧带来的快乐并感受到儿童戏剧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更懂得要想做好儿童戏剧的创编,教师必定要有深厚的经验积淀与较高的音乐素养及各方面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
7. 要不是许教授的`一个简短报告和几个中场幽默讲话,闹得大家笑的前仰后合,我定会错以为身在某大剧院享受高雅艺术呢!
8. 二、课例观摩中体验百炼成钢的艰辛
9. 两天的音乐课例那是经过全国性地层层筛选,度过重重关卡才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课例的选材无不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熟悉喜爱的;课例的设计无不独具匠心,却又来源于传统或生活中的游戏;课例的实施者无不是普普通通的一线幼儿教师,却有着研究者的气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一个个敬业的老师,更看到了一种锲而不舍、百炼成钢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我们要带回来的宝贵财富,要将这种精神像太阳光芒一样洒向每一位向往成长的老师,让大家同沐阳光,共成长!
10. 三、教师报告中感受音乐学习的自主
11. 来自各地的工作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来自南京的两名教师。报告中涉及到音乐区域的材料投放及活动组织,让一直困顿于区域活动开展的教师们毛塞顿开,原来音乐区域的材料是可以这么投放的。
12.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是老师的新概念音乐节奏游戏的示范。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在四色帽与纸杯的游戏中,大家手忙脚乱的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动个不停,根本无需老师任何提醒,精神高度集中在游戏中,紧张有趣又轻松活泼。在九宫格游戏中,由老师现场在格子中画出不同图形,又由老师自己决定不同的图形用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时,学习的老师就听着音乐,跟着在各个图形中跳动的指挥棒,老师们快乐地发出各种声音。
13. 这两个游戏完全体现了《指南》中的自主精神,快乐更是无处不在,学习品质的培养也是随处可见。
14. 震撼心灵、拓宽眼界、改变思维、感悟人生等等在这次学习中都有深刻体现。让我们有意识去思考音乐教育与学习品质的培养,让我们认识到音乐教育与其它领域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找到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位置,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做出我们该有的努力与贡献。这是一次新陈观念更替的研讨,这也是一次跳出音乐教育的研讨,更充实了我们的心灵能量。让我们每一次都怀着感恩心去学习,试着在学习中学会担当,如此,才能体会自我成长的幸福。
15. 一、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
16. 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要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边唱边跳是学龄前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歌曲《布丁扭扭舞》选自于巧虎系列动画,不但形象生动可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也欢快有趣。另外布丁舞动的情景与歌词能给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比较适合有一定表现能力的中班幼儿。设计与组织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启发、交流和表达,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对我园课题研究中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和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17. 二、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策略
18. 再好的“原材料”没有巧妙的呈现与引导策略也是于事无补的,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19. 利用变化的图谱激发幼儿的兴趣,辅助幼儿的练唱与动作的创编。
20. 传统的图谱形式对提示幼儿歌词内容十分有效,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也利用图谱推进整个活动的开展。活动一开始就利用体现歌词内容的直观图谱帮助幼儿复习歌词并形象记录幼儿创编的歌词。在动作创编的环节,图谱摇身一变,在部分形象保留的同时出现了提示动作的各类线条符号,给幼儿形象提示的同时又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图谱的变化也让整个活动充满了变化,让幼儿在变化中积极参与、感受与表现,让整个活动热闹起来。
21. 利用有趣的游戏与变化的肢体语言调动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创编与表现。
22. 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用多说,其实简单方便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让幼儿爱上音乐演、爱上模仿练习、爱上创造表现……因为人的身体、头、四肢都能变化出各种动作,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可表现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各类音乐教材中的角色,都离不开人的各种体态动作,就连各种动植物的出现也都具有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本首歌曲中的布丁也不例外,因此,我可以利用各种体态与动作变化来表现布丁的摇摆、晃动等动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从心理发展角度看,他们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而肢体语言就具备了这些特点。运用肢体语言让幼儿边学习、边动作,消除幼儿呆坐听讲的烦恼,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23. 创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24. 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普通意义上的理解是:首先要轻松、愉悦。因此,不管是幼儿还是老师,郁闷的环境都是不可取的。试想如果连老师都没有激情,又怎能奢望幼儿投入呢?所以活动组织中我争做和幼儿互商互助、协调行动的民主作风型教师。同时也鼓励幼儿有独立的见解,有创造精神,这是新《大纲》“以儿童为中心式”的教育精神。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为:让幼儿提出和展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让幼儿提出和展示不同于他人的方法与观点。
25. 三、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兼顾
26. 有兼顾的意思是要尽可能地激发全体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部分幼儿的兴趣。为了做到有兼顾,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27. 练习巩固法。
28. 活动一开始,我组织幼儿在歌词图谱的引导、提示下进行已掌握歌曲部分的练习,提出演唱要求、巩固歌曲的记忆的同时也通过部分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练唱的兴趣,为下面律动的开展打好歌唱的基础。在律动的'创编与练习中,我通过集体练习与游戏活动的组织来进行巩固练习,让幼儿在一次次的音乐感受、表现中表演歌曲,体验快乐。让全体幼儿在积极尝试参与活动时循序渐进无压力,保持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9. 分层教学法。
30. 幼儿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幼儿的分层教学,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面向个别幼儿。如对于表现力强的幼儿给予示范展示机会的同时,也给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以提示与带动,这样的带动有教师的示范带动,也有同伴间的互动带动。如对于音乐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幼儿,我注重兴趣的激发与维持,力争用自己的情绪、夸张动作与鼓励性语言带动他们爱上音乐活动,愿意参与其中。而对于积极性高的幼儿则重在动作等的创造性激发,又如幼儿各大智能发展能力不一,我在活动中除了给幼儿展示自己较好智能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以外,还设计了让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的内容与互动环节,让每个幼儿的多种智能都有所提高。
31. 示范演示法
32. 幼儿喜爱音乐,情不自禁地会受音乐感染与带动,但是幼儿由于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动作表现力的不够,从而很难系统有序且准确地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这个时候,教师和同伴间的示范就比较关键。所以活动中我多次运用示范演示法,在动作创编的过程中利用幼儿间的相互示范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完整感受与创编后,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教师示范演示,不仅为幼儿提供了适当的休息时间,还为幼儿展示了完整、个性的表现形式,为幼儿自行完整地练习具有示范作用。
33. 游戏体验法。
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大的兴趣”,所以我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入了很多游戏的元素。在动作创编的过程中通过布丁带大家玩转圈的游戏来带动幼儿探索单人转、两人转和多人转的多种方法。同时,在最后练习巩固与给幼儿表演展示的环节中我创设了“吃布丁”的情境,让幼儿在生动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大胆表现与自然练习巩固。整个活动让幼儿“学”在游戏中,“练”在游戏中,在愉快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感受歌曲并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实现教学目标。
35. 四、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能力
36.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想象着如果其他骨干教师来组织会是何效果。其实在同样的音乐内容选材与教学方法、策略设计的基础上,不同教师组织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与幼儿反应,这说明在前面提及的三点因素的基础上还有教师能力的影响。教师能力包括表现力、洞察力、随机应变力等,夸张到位的动作表达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敏锐的洞察力能较好地了解幼儿兴趣、情绪的动向,有方向性地做好激发与调动工作;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及时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很好地激发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日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得注重个人全方位能力的提高。
37.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我发现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需要有内容、有策略、有兼顾和有能力,只有当教师巧妙地让音乐与幼儿互动起来,让幼儿自由“徜徉”在音乐中,“玩乐”在音乐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的快乐,从而自发地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慢慢地学会欣赏、体会、理解与表现音乐。
38. 普通话是汉语言的标准语,也是我国民族的共同语言,所以“学说普通话,从娃娃抓起。”小班孩子刚刚入园,普通话讲述、交流能力还很差,一方面向家长宣传推普活动的意义,营造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日常生活用普通话交流,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每天学说一句普通话、学念一首简单的儿歌,逐步提高孩子的普通话水平。
39. 中班段以围绕“xx”的主题,并利用一日生活对幼儿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如入厕有序、不拥挤,上下楼梯行左靠右,吃饭不说话,喝水排队,轻拿轻放凳子,睡觉摆放衣服鞋子,早上入园向别人问早、问好等。同时教育孩子在生活中用普通话与人沟通,并通过家长在家配合幼儿说好普通话。
40. 大班段通过在区域创设、教学记录等活动和环境创设中注意与幼儿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作品等积极结合,并与教师的语言、提示有机互动、巧妙展示,积极创设与幼儿语言密切联系的活动区域:如“阅读区”,从而引导幼儿说好普通话,积极营造浓郁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开展班级幼儿讲故事表演。
41. 我园并利用家园共育的条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配合做好四要点:第一,要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第二,要坚持使用普话话与孩子交流。第三,要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第四,要鼓励和表扬孩子讲普通话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