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芒种至,夏收忙,农事忙,播种希望 芒种时节,麦收忙,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面书号 2025-02-18 15:08 10


夏日炎炎,农事繁忙。在这金黄的季节里,播撒希望,收获未来。

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2. (

3.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4.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5. 北京今年2月举办了一件大事,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是什么啊?对的就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巧妙地运用了二十四节气进行倒数,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芒种时出现的诗句呢?“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时雨》,交代了芒种时节的美食,描绘了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采菱的歌声的忙碌又祥和的场景。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却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不仅只有这两句描写芒种哦,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时雨》(节选)吧!

6.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7. 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8. 活动过程

9. 奇奇:麦子反正都熟了,慢慢收不就好了吗?

10.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芒种节气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1.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12. 奇奇、妙妙:爸爸快来看呀,金灿灿的麦田好美啊。

13.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14. 爸爸:哈哈哈,小朋友可不能喝酒哦。不过奶奶给我们寄了一篮青梅,等收完麦子,爸爸煮青梅汤给你们喝。青梅汤也一样好喝哦。

15. (一)帮助儿童了解芒种的地理知识特点;

16. 二、教学内容

17.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18. 送花神。芒种时节,春天绽放的花朵已经凋谢,荫浓叶厚的盛夏即将来临。民间旧时有“送花神”的习俗,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19. 再次巩固稻子和麦子的认识。(备注或反思)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20. 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21. 三、芒种节气习俗

22.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23. 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

24. 认识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25.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26.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27. 讲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详细讲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让学生全面了解芒种节气。

28. 奇奇: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

29.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30. 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31. 一、芒种节气简介

32. 过程:

33. 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5. 送花神:芒种时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36. 品尝点心。

37. 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38.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39. 温馨提示

40. 区域活动

41. 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42. 爸爸:是的,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大麦、小麦都成熟了。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你们看,饱满的麦穗都快把麦秆压弯了呢。

43.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44. 活动时间:

45.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46.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47.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48. 总结归纳:在实地观察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的安排。

49. (二)文学知识

50.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51.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52. 合欢花开。芒种时,合欢树开花了,绿油油的叶子上开满粉红色的花朵。它的叶子会在白天张开,夜里合拢,进入睡眠状态;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避免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53.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54.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55. 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56. (一)地理知识

57. 了解芒种节气的含义、时间和特点。

58. 了解谷穗、谷子、米、粉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是我们每天的重要食粮。

59. 稻穗、谷子、米粒、米粉、米糕、水稻植株

60. 煮青梅。在南方,芒种时节有煮青梅的习俗。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的梅子味道酸涩,需要加工后才好吃,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61. 准备:

62. 活动准备

63. 一、教学目标

64. 实践观察: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事活动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提前联系当地的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安排学生参观农田和农事活动现场。

65.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等待收割;春天种下的棉花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需要大量水和肥料;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种,所以芒种也被称为“忙种”。各种夏播作物大多以芒种为界,凡在芒种以前种植的成活率高、长得快,而过了芒种时节,农作物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会越来越低。此时,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江西地区“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地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收、种、管交叉,全国各地一片农忙景象。

66.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影响的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67. 妙妙:咦,那儿已经有好多叔叔阿姨在收麦子了,他们看着好忙绿啊。

68.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9.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70. 爸爸:哈哈,芒种到了,麦子成熟了,真的很漂亮呢。

71. 出示手工材料。

72. 实践观察法: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事活动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73. 二、芒种物候特点

74. 奇奇&妙妙:太好了,谢谢爸爸!

75.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76. 学习芒种节气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77. 芒种节气的特点: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进入典型的夏季。此时正值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成熟收获期,也是播种玉米、豆类等作物的关键时期。

78. 妙妙:什么是青梅酒?

79. 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80. 提供一株完整的水稻让幼儿看稻穗与植株的关系,从找根、茎、叶、果实的'过程中,了解穗长在顶端、谷子是稻的种子。

81.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