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5:50 7
1. 省编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课确定,反弹传接球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2. 二、教材分析:
3.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接球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的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
4.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
5. 三、学情分析:
6.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4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7.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8. 四、教学目标:
9. 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10. 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反弹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反弹传接球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11.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12. 五、教法设想:
13. 反弹传接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的过程中得出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15.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16. 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17. 六、学法指导:
18.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
19. 七、教学流程:
20. 热身→运球进场、球操(音乐伴奏)→教:提问、要求、巡视
21. 主教材 ∣
22. (反弹传接球)→学:听、练、论、创、演。
23. 辅教材 →教:传授知识、线路指令、讲评练习。
24. (耐久跑) → ∣→学:图形跑练、定时跑练、反馈评价。
25. 整理 ———→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26. 下课 ———→ 回收器材。
27. 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28.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29. 九、课堂情感氛围:
30. 激发兴趣;
31. 积极思维;
32. 协作互助;
33. 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34. 十、场地器材设计:
35. (略)
36. 【知识与技能】
37. 通过学习和游戏练习90%的学生学会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技术,并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
38. 【过程与方法】
39.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和协调敏捷等身体素质,对田径合作产生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1. 学生通过接力跑、交接棒安排激发机智,果断,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42. 二、教学重难点
43. 【重点】
44. 交接棒方法
45. 【难点】
46. 传接棒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力区交接棒的过程
47. 三、教学过程
48. (一)开始部分(3分钟)
49.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50. (二)准备部分(7分钟)
51. 热身游戏:送鸡毛信
52. 规则: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00米,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场务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200、100米跑,回到终点后背出自己对应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停表,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200、100米跑,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比赛中不得穿越中间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赛资格,最先跑完全程并准确背出数字的前三人获胜。
53. 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54.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55.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56.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57. 教师示范
58. 注意观察老师传接棒动作,传接棒方法,观察手心和虎口方向
59. 组织教学:沿跑道两侧四列纵队,前一排蹲下。
60. 讲解
61.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4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62.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63. ·缺点: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着接力棒的中部,须在跑进中换手或调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跑速。
64. 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躯干约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65.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不需要调整握棒位置,便于持棒快跑。
66. ·缺点: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后伸相对紧张,不自然;
67. 练习
68. (1)原地练习交接棒技术
69. 先采用传棒人跑,接棒人原地接,再采用传接棒人都在跑动中传接棒练习,教师巡回辅导、纠错。
70. (2)两人一组逐渐从慢走到跑步的交接棒。
71. 要求:
72. 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纠错。
73. ②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的意识。
74. ③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撞人了,绝对不能丢摔接力棒。
75. (3)纠错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