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5:50 6
——开启生物教学新篇章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器间的关系。
3. 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4. 以形式排列的,根据细胞膜内外的水溶液环境和磷脂分子的特性,请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形式(参照磷脂分子模式图)并绘简单示意图。
5.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6. ⑴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7. 右图是磷脂分子的模式图,一个磷脂分子是由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构成。
8. (
9. 比喻:在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但不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存折,生活中存折不能直接流通,ATP分子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货币,生活中货币可以直接流通,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标题,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10.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壁和核孔
11. 答: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12. 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13. 特异 (
14.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和 组成;
15. 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16. 建议学生边学习动物行为的类型,边完善各组上节课进行的观察或实验设计,争取将观察或实验设计付诸行动。
17. 重点难点:
18. 4认识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特点和主要生理功能。
19. 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20. 主要成分 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21. 总结癌细胞及其特征,人体细胞产生癌变的原因以及预防癌症的三级防治措施。
2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23.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核酸
24. 细胞膜上的这种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
25. 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26.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27.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脂质、蛋白质
28. 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29.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30. 运用报刊上的新闻内容穿插讲课或介绍最新生物成果,能活跃课堂气氛。
31. 3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2. 小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3.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4.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胡萝卜韧皮部分离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经过分裂和分化又能发育成新的植株,说明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有发育的潜能,这就是细胞的全能性。
35.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36.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37.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8.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