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大纲

面书号 2025-02-14 15:49 6


1. 会正确使用铅笔、画笔书写和绘画,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活动。

2.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 幼儿自由玩,老师为整个活动配上合适的音乐。

4.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5. 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6. 在开学初,我根据学前班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幼儿发展的计划。努力钻研教材,并系统的、有目的的制定出每周教学计划。并认真备课,准备教具,让孩子在开心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知识。

7. 太阳光是幼儿常见的自然物,如何让幼儿理解太阳光转化为热能源,初步了解太阳能的初浅知识,根据幼儿认识特点,设计了室外科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理解。为达到寓教于乐,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形式,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追逐太阳、向着太阳呼叫。并通过提供放大镜、实验纸、太阳能热水箱、布置、环境设置等,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8. 坐、站、行、睡姿势正确

9. 严格执行班中卫生消毒制度,坚持每天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为幼儿提供一个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10. 音乐

11. 小明和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们也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12. 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13. 第一组:看花瓣颜色记录。第二组、第五组:看算式写答案。

14. 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15. ①教师: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危险?仓库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16.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惊慌、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17. 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18. 经验准备:掌握初浅的风、火、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有关知识。

19.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

20. 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21. 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22. 经验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23. 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4.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即停车场危险,不能去玩耍。

25. 我们将记录表里记录的事物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你的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

26. 愿意尝试使用某种乐器。

27. 能将一个实物和形体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包含关系。

28. 会说常见事物的有关单词。

29. 了解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

30. 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应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31. 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2. 可以听懂多重指令,并能按顺序行动。

33. 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34. (二)保育工作

35. (1)请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古城风貌的照片,以及各地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关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发面的故事和报道等。

36. 会唱6首英文歌曲。

37.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38.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39. 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门、窗等,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

40. “发生火警(触电、受伤、溺水等)时你有什么办法?惊慌失措有帮助吗?”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电话号码。

41. (二)资源包教案

42. 二、环境与资源:

43. 教师:假期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

44. 懂得不能玩尖利的东西,防止刺伤。

45. 六、保育工作:

46. 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47. 小结:小朋友都发现了在太阳光下用放大镜会使纸燃烧、箱子里的水变热了。

48. 每个幼儿准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49. 玩法:教师示范,用一只手把沙包抛起另一只手接住,自己左右手交替抛接沙包。

50. 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避免不安全事件,树立安全意识。

51. 幼儿相互分享交流成功的经验。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吧。

52. 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