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4-12-30 11:32 8
1. 具体的教学流程简单叙述如下:
2. “张老师特别喜欢银杏树这一句。谁跟我一样也喜欢这个句子?”
3. 二、欣赏范画,指导方法
4. 教有重点
5. 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6. 2、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是一堂高质量的对话课。《语文课程规范》指出:
7. 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
8. 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9. 课堂教学后,组内老师给我很多诚实地点评,让我受益颇多:
10. 要想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不会念或难念的字,圈出来。
11. 它把红色给了石榴,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你挤我碰,争着要小朋友去品尝呢!(孙文泽)
12. 原因分析有两点:第一,孩子们的`看图表达能力过强,而忽视了大括号和问号,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大括号和问号都是在我的提醒下去有意注意的,明天的教学中我应该提高要求,问:谁能找到大括号和问号?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问号问什么?
13. 第一个支架是: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14. 它把金黄色给了梧桐树叶,一片片叶子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飘哇飘哇,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李鸿宇)
15. 说了很多,算是打开了思路。
16. 想象说话,丰富认识
17. 课堂设计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
18.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9. 问题2:
20. 教学要求:
21. 进行玩摘苹果的游戏测识字情况。
22.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秋天的景象的课文,在学习中运用我们掌握的词汇来练习说话、赞美秋天。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23.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杆,展示自己的丰收。
24. A火把是什么?
25. 教学本课 注重朗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借助多朗读创设情境,通过配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还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意境,理解感情。重视朗读训练:分清朗读的层次,讲究朗读的形式。在朗读中进行四个环节的教学成:启导美——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
26. 它把黄色给了香蕉;它把红色给了苹果;它把绿色给了李子、橘子;它把紫色给了葡萄;它把绿色给了甘蔗、松树……
27. 《秋天》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描写秋天迷人景色和一篇丰收景象的课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28. 学习减法问题。
29. 教师进一步引导:光有这些东西就热闹了吗?(教师故意重说了“有”字),有部分同学若有所悟,举手要求发言。教师示意用心读书,这些事物有着怎样的表现才能热闹。学生在教师的授意下继续读书,重点划出了描写事物的句子。
30. 学生只有在会认8个生字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流利的把课文读通顺,会写8个字,从而积累更多的生字和词,在学习课文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赞美春天,赞美勤劳的人们。
31. (2)屏幕显示:苹果——脸颊
32. 师:你又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33. 生:、、、、、、
34. 每个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看法。在这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说作者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话,包含了什么意思?可以通过反复的引导学生再读此段,联系前句体会,就会有一定效果。有学生说:“菊花开得那么生机勃勃,母亲想让我看到菊花也能燃起生活的希望。”还有学生说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都能开得那么绚烂,母亲也想让儿子知道我们人也多种多样,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说得太好了,说实话我都没想到这儿。我又提问:“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有哪些意思没有表达出来而用省略号代替了?把你想到的写在省略号的地方。”学生们陷入沉思,有的写悟出作者想到了妈xx话后已是泪流满面,哽咽难语,百感交集;有的写里面有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愧疚之情;也有的写作者要表达出自己好好的生活的决心......
35. 在学习了识字1和本课后,你一定对秋天有一些认识,请你把你心目中最美的秋天画出来,并为它配上相应的成语或写上赞美的句子。
36. 出波浪(稻子)丽
37. 我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一篇课文从头讲到尾,生怕错过一处细节。每一段每一句都带着学生过一遍。
38. 让学生谈一谈,在本课的学习中有何收获,学生有的说:学会了如何做树叶贴画。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拓叶画。有的学生说:只要留心,美无处不在。有的学生说:动手实践,合作真快乐。有的学生说:大自然真美,家乡真美。教师适时播放《峡谷绝唱天下传》,在家乡的美景中结束本节课。
39. 读完也没有坐下,直接就来问:
40. 所以,我就没有播放PPT,就是师生一起读,一起想象,一起分享。
41. 节后第一天上课,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状态有些懒散、疲惫。为了营造氛围,鼓舞士气,我让全班起立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42. 问题5:
43. (2)通过第2、
44. 昨天教研室视察我校,我展示了一节课是《秋天到了》,学生们准备的资料比较全,所以课上得比较成功。有以下几点:
45.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贴画 音乐磁带
46.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在第二自然段中得到充分体现。于是我把指导阅读的重点放在这个自然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好的的词句。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比喻的修辞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其“扇哪扇哪”的轻柔美与动感美。在此,我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请学生再找找这样的句子,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优美的语言为我所用,是这篇课文的另一大教学重点。在美读两个比喻句后,请学生仿写牵牛花等,孩子们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我想:在此后的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把句子写好,写美了,让造句也很精彩。只有把句子写好了,那么写作文就容易多了。
47. 它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像一轮弯月。(朱易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