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0-31 17:01 3
在唐风诗韵中,李白挥洒豪情,以“将进酒”之名,畅饮人生百态。今朝,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浪漫主义的征程,探寻一代诗人的精神世界。

1. 唐朝诗人李白的简介
2. 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和西域的碎叶这两种说法。
3.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4. 导语:说到李白,我们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他的诗词我们大多都学过。那你对他这个人了解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5. 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6. 李白诗《赠友人》三首之二
7.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8.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9.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李白的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李白的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10.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1.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李白的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12.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3.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
14.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15.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16.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8.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19. 梦底音容岂过时,三更犹读那年诗。秋寒可自长安到?再忆长安已太迟。
20. 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现在没有流传下来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后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蜀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间缪曰芑据以翻刻,世称缪本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释颇为繁富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有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詹著《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中华书局曾选择其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于20世纪60年代编成《李白研究论文集》出版
21.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2. 姓名由来
23.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24.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25. 请选我滴~~~~~~~~~!thank you 啦~~~~
26. 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狱,不久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27.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
28. 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9.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30. 李白搁笔
31.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32.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
33. 李白的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34.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35. 其中后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直到四岁时才跟随他的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李白自四岁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时十四岁——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3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7.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38.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
39.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40.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如《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
41. 《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7首其中《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3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配乐演唱其他传为李白作的长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篇最为著名,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42.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43. 唐朝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