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名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 >

山村古诗拼音朗读教程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0-31 15:07 1


山川蜿蜒,古韵悠长。在这片古老的山村之间,流传着千年的古诗,如同一曲曲动人的歌谣。今日,让我们共同踏上这趟寻韵之旅,一同感受带来的诗意盎然。

1. 四【诗中有画】

2. 一去¹二三里²,烟村³四五家。

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放眼望去,“二三里”指目光远,先把景象放大,接着一些具体的景象映入眼帘了,袅袅炊烟、村庄的人家、村边的亭台、山野的香花,交织出一份动静结合的画面,在静静的原野和乡村中,摇曳而上的炊烟让静的画面动了起来。

5. 一【原文】

6. 二【注释】

7.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 村庄旁有六七座歇脚的凉亭,边上盛开着绽放的花朵。

9.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

11.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12. 亭台⁴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3.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

14. 烟村:被炊烟或雾蔼笼罩的乡村。

15. yī qù èr sān lǐ,yān cūn sì wǔ jiā。

16. 注:亭台六七座,六拗。

17. 三【格律初识】

18. 三【译文】

19.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0. 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21.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bā jiǔ shí zhī huā。

22. 格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23.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24. 写于诗人从涿州迁来辉县但开始游历之间,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25. 五【诗以言志】

26. 里:古长度单位,一里500米,1公里=2里。

27. 韵:六麻

28.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29.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30.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31. 山村咏怀古诗带拼音

32. 一【写作背景】

33.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34. 二【作者生平】

35. 亭台:古建筑样式,这里泛指供人休息的建筑物。

36. 去:从所在的地方到远处,这里是指目光从站的地方看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