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传承千年智慧,国学经典永流传

面书号 2025-03-05 05:08 7


传承千年智慧,国学经典永流传。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 国学是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个很深的话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9.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然后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然后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1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1. 6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6.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7.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18.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2.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23.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4.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2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2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29.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过分劳苦)劳。

3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1.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3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4.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35.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36.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7.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 (

3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0.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4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43.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5.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46.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7. 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太过优秀从而才难以卓越

48.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49.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50. 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

51.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5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5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4.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55.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5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5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9.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60.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1.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6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63.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6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5.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66.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6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8.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6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7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1.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7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