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七篇精品教案汇总

面书号 2025-03-02 11:34 7


——探寻创新教育之路

1. 板书设计

2.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3. 五、课外拓展,找到《腊八粥》原文,继续读一读,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4. 想粥。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的分粥计划体现了什么?(纯真可爱)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1)“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

7. 师生交流。

8.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9.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

10. 孩子天真可爱

11.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2.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此处运用了心理描写,通过八儿对腊八粥美妙的猜想,反映出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写出了他想喝到腊八粥的急切心理。(板书:美妙猜想)

13. 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4. 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15. 分析第一部分:

16. 一、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7. (3)准备锅

18.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19.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0. 猜粥。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1. 文中的母亲呢?用刚才的方法。

22. 腊八节里的祝福

23. 二、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24. 师:谁能根据记录的步骤图,说一说怎么熬制腊八粥?

25.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26. 学生圈画后汇报。

27. 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28. 教学重点:

29.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30. 腊八粥

31.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理描写,因为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却看到了粥的颜色是黑的,不由得心里产生了落差,心中有些失望。(板书:亲见惊异)

32.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33. 小百科: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34.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35. 教学过程

36. (2) 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37. 【板书设计】

38. (2)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39. 本课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课文详写了“等粥”的过程,略写“吃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质朴。

40.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喝粥)

41. 学生围绕课后题默读思考。

42. 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43. 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

44. 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45.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46.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47. 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48.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