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02:24 6
在这寒冷的冬日,一场以“传承文化,温暖同行”为主题的班会如约而至。灯火阑珊中,同学们欢聚一堂,共话传统,共筑未来。
1.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2.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3.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4.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5. 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6. 抽签送贺卡。将制作好的贺卡(署自己的名)送给同学。
7. 活动目标
8. 六、吃饺子阶段:(30分钟)
9. 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10. 全班学唱《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许娜老师)
11.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
12.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13. 横幅2条:单价80元/条
14. 九、活动流程
15. 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
16. 各班提前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班级创设有关迎冬至内容的环境,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氛围。
17. 三三班科任教师、全体同学、家委会成员、部分家长(15名)。
18. 安排人员到各班进行通知,请各班同学于21日13:00到食堂的班级定点进行汤圆的制作。
19. 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20. 幼儿品尝。
21. 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22. 活动过程:
23. 主材料由赞助商提供,副材料材料由各班自行决定,21号13:00—
24. 教师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做好不同活动的材料准备。
25. 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6. 通过活动,了解冬至各地区不同的民间传统习俗。
27. (三)冬至注意事项:(
28. 尝试与同伴合作制作汤圆,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29. “冬至包饺子”亲子活动。
30. 五、活动准备:
31.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32. 七、活动流程:
33. 寓意:莆田人搓汤圆从祖上传承下来,有许多讲究。先要准备一个圆竹匾,在里面分别摆上生姜、红糖、10双新筷子、大柑橘、一枝“三春”。这些物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生姜取“旺盛”之意,要越大越好;红糖寓意“甜甜蜜蜜”,为了方便,现在不少人用白糖来代替;10双新筷子则象征“十全十美”。俗称的“三春”是一枝贴着2个鲜艳的胖大娃娃的红纸片,福禄寿齐全,一般插在大柑橘上面。
34. 饮用水:单价10元/桶
35.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36. 六、活动设想:
37.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38. 11材料系全体成员,
39.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40. 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41. 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42.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43.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也称汤团或汤圆、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44.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45. 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46. 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47. 白糖:单价4元/斤
48. 材料准备:饺子馅、餐具、水、盘子、调味品等。
49. 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50. 嘉宾席设于食堂一楼三张圆桌
51. 吃饺子
52. 七、活动内容
53.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54. 30各班同学就席,同庆冬至佳节
55. 八、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