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7:35 6
1.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2. 腊八节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里到处弥漫着腊八粥的香气。寺庙前更是人头攒动,男女老少们一大早便排起了队,孩子们兴奋异常,有的激动地围着家长转圈,有的踮着脚伸长脖子想尽办法往前望,有的争先恐后地往前挤……老人们则安静地排着队,聊着家长里短。开始派粥了,“给我来一碗!”“我也要,我也要!”……人们忙不迭催促着盛粥的僧人,一时间人声鼎沸。僧人手起勺落,一份甘甜的腊八粥就端在了手中:“不要急,人人都有份!”
3. 唉,假如每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假如每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4.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5. 今天姥姥做的腊八粥是我喝过最好喝的腊八粥。今天我也认识了一个节日“腊八节”,妈妈也给我讲了腊八节的由来,让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今天我很开心。
6.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7.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8. 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预备了,一直要忙到大年节。这不今天就是农历尾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每年吃腊八粥的情景。那粥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永远也不会健忘的味道。
9. 今年的腊八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腊八天色不冷,今年的腊八的天色较比往年来说有着不同的温度,有着质的变化。这是种不好的现象,这样的天色实在是气候在作怪。这样的天色是由于人们不中断的砍伐,不中断的破坏环境,不停的和天然做斗争的结果。气候变暖了,全球的海洋面积就面临着增多了,就面临着全球的冰凉的南极将会融化,这样就非常危险了,这样我们的糊口将会被破坏。在当今社会上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就是糊口的空间。环境的好坏决定于你我能否生存的那么不乱,决定了这样的安稳的日子将不会过的那么平静。这就要大家来共同努力,一起呼吁大家来保护环境,保护大天然。多栽树。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让这个空间得到净化,尽量的能不用那些化学物品。保护我们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让这些资源充分的施展出真正的能量光。让能源用在真正的需要当中去,毫不铺张一点资源,毫不会让资源被破坏。
10. 虽然是现在的人,在饮食上已经不讲究什么了,总觉得吃的喝的平日里都是特别好的东西,所以就是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都不觉得稀罕!
11. 每年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去超市里买一些八宝粥,当然有的是买一些成品的八宝粥给孩子们热一热就可以喝了,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买一些八宝粥的米粒,回到家之后,自己在锅里熬成八宝粥,然后加上白糖供全家人喝!
12. 晚上,在屋里就能听见外面霹雳啪啦的竹炮声,我趴在窗户边看着,烟花在空中绽放,漂亮极了!我兴奋地拉着爸爸的手说:“走,我们去放鞭炮吧?爸爸:“说别急别急,你先去准备好鞭炮,我连忙去准备,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鞭炮咳烟花。希望今天能把它们都放完!”我心想。到了楼下,我兴奋地拿起鞭炮,只听“砰”的一声,烟花四溅,我高兴地拍手叫好。到了深夜,街上的很多人都回家了还没有尽兴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回到家,我收到了许多生日礼物和祝福。
13. 过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白气,锅中也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我高兴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你这个小馋猫!”
14. 母亲会早早起来熬,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15.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
16.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17. 在家乡的农村,腊八还有有挑龙蛋的风俗,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男主人用水桶从村里的水井里打水。相传运气好水井里会有龙蛋,挑回家里以求风调雨顺,取吉祥之意。
18.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的风俗,同学们家乡的腊八节是什么样的呢。
19.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xx。
20. 虽说很多地方都会过腊八节,但过法都不一样。xx人会吃腊八面,xx人会做腊八豆腐……xx则是煮腊八粥。
21.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年味也随之到来了……
22.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23. 后来,每年人们过腊八节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喝腊八粥,预示着拉开了过年的帷幕,也预示着,在腊八粥这一天,喝了腊八粥以后,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和顺安康!
24. 腊八的时候是一年中的最冷的一天,是冬天里最让人记住的一天,独特,就是无穷的冷,这样的冷让我的感觉就是受不了,就是冷的连大鼻涕都会冻出来,这样的天色我愿意在家里呆着,而不适合户外运动。
25. 仿佛是为了将这份寄托早早抢回,今天大伙好像比往日起的早了许多,拉好了腊八粥备料清单,什么红枣、枸杞、花生、黄豆、花豆、黑豆、芝麻、意米、葡萄干还有那营养的胡萝卜,再配以精瘦肉,还未熬到火候便已勾起你无穷食欲。
26. 腊八这一天过得真开心。
27. 寂静的走廊弥漫着混了各种食材披发发的香气,蒸腾的热汽汇聚在窗玻璃上,不时划下滴滴水珠,流落窗台,滚到地面,汇成小水洼,引得猫儿狗儿竟相伸了舌头舔食,大约它的也嗅到了腊八粥的香味,感觉到了年的脚步。
28. 腊月初八我最期待的一天最开心的一天,那天是我的生日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希望那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会团圆幸福。
29. 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这些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然而我最期待的一天就是腊月初八,因为那一天是我和妹妹的生日。那一天即过生日也过腊八节。
30. 无论过去的一年怎么样?,我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着美好的祝福和意愿!
31.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家乡地区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
32. 其中,腊八时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剪贴窗花,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窗花样式不在话下,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33. 腊八节,我想到了环保,我想到了拥有一个好的糊口空间是现如今大家最应该做的事情的首要。
34.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
35.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36.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37. 吃完合家饭后,我们土家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儿呢?
38. 爸爸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爸爸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爸爸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泛起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暖和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柔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爸爸呼叫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面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爸爸、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利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夸姣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
39.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40.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41. 人们沉醉在腊八粥的美味之中,一些孩子吃完一碗,仍然意犹未尽,他们再一次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再给我来一碗。”“我还要!”歪歪扭扭的队伍一下子就散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被遗漏了。“大家都有份,别急!”“别挤,注意安全!”
42.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43.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44. 又过了几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杀猪、清理猪的内脏,而我们小孩儿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烤好了。爸爸拿小刀从猪身上割了一大块儿的肉让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部分?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象征我们一家圆圆满满。”
45.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46.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47.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冬日的严寒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48.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49.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没有春节那么浓重的年味,却有着浓郁的腊八粥香。喝下这一碗腊八粥,才算过了腊八节。
50. 在过腊八的前一天,我总是高兴地欢天喜地,到了那一天大清早,鞭炮声就响个不停,就连忙起床,站在妈妈旁边看他是怎样煮粥的,首先把大米和糯米用清水洗净,到入锅中,再放一些红豆、绿豆、花生、红枣、还可以放一些板栗等,大概煮30分钟,就可以喝到美味的腊八粥,坐在饭桌前的妹妹早已迫不及待的等着喝美味的腊八粥,喝完腊八粥。到了晚上,街道里就无比的热闹。
51.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52.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整理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厚味。
53. 家乡人们在腊八除了做腊八蒜外,还要做腊八菜。将大白菜取其菜帮和菜心,去掉菜头,切成菜段,用清水洗净,淋干。取一洗干净的小缸,将淋好的白菜码在缸里,上面摆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码一层再继续码第二层,直到码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与菜持平。将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开。在常温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腊八菜白中透绿,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54. 人流换了一批又一批,赠粥活动从早上一直延续到傍晚。直至暮色降临,锅空碗净,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55. 这时间还真是过的快,好似还没从腊八节的氛围中走出,眨眼的功夫便是三九第一天,虽说俗语有一九,二九不出门;三九,四九冰上走,但进入三九的头一天涓滴没有一丝冷气,许是连日阴沉的天影响了心情的缘故,竟也将数九的十个日子以来当作了冬的典范,不惜伤心费力地讨了词语诅咒着尚在一九晴朗的天。
56.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57.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58. 每到腊月份的时候,时间就好像被安上了时光加速器,日子过得越发的急促起来!不知不觉又到一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大家说的腊八节!
59.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60. 光阴荏苒,近年,每至此日,在距我童年住的辛寺胡同只有两站地的雍和宫又是一番景象。但见红墙黄瓦的大院内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漫着粥香,人们手捧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喝着、交谈着,布满了温情,和煦的阳光映照着张张幸福的笑容。
61. 腊八粥实在是太美味,我真希望腊八节能够快点到来。
62. 每逢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腊八粥、腌腊八蒜,腊八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腊八节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丰收,哪些作文是适合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考虑到您的需要,我特地我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作文大全(汇总7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63. 妈妈叫我把红豆、黑米、花生、莲子、红枣……洗干净,放在盆里。开始做了,妈妈说:“要先在压力锅里放大半锅水,等水开了,把米和干果放锅里,过几分钟放里一把芝麻,等水开了再过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64.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斯。多年来一直认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锦绣的假话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气愤。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调皮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天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专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经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硕,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老是有吃不尽的厚味佳肴。
65.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66. 今天,我给你说的中国习俗你学会了吗?
67. 过完腊八就到了小年,这天男人们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们会去集市上买年货,而我们小孩儿就在田野里玩摔炮。
68.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着我向窗边走。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69. 提到腊八粥,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口水直流。鲜艳的颜色,诱人的香味,细腻的口感,令人垂涎三尺。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现在xx人的腊八粥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花生、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辅料和糯米一起煮成,食之祈求长命百岁。老底子的xx人又称腊八粥为“打斋饭”,以前,僧人用箩筐沿门化斋,挑回寺里。食之有余,就将饭菜晒干收藏。到了腊八节的早上熬成粥回报大家。寺院在每年的这一天,都用米、谷、枣、莲等煮粥供佛。后来,为了回报感恩信众,也开始在这一天向信众施粥。xx人吃寺院里的腊八粥有些年头了,历朝历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记载。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如今的腊八节,在灵隐寺、香积寺、净慈寺等地都有免费派粥活动。
70.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物。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尾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披发发给穷人。传说吃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
71. 腊八蒜,就是把蒜放入咸菜坛里,把醋和一些水,放一些花椒。把这些放了作料的水烧开,冷掉后,倒入咸菜坛里,封上口放在外边。到了大年初一吃饺子时再捞出来,酸酸辣辣的,可以让你多吃几个饺子。
72.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73.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大扫除。简单,快乐。
74.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笑脸,“好!”话音未落,我就捧出碗筷,叫唤起家人们。
75. 腊八这天,人们早早起来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此时,xx人家家户户都要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核桃、莲子、果脯之类熬成一锅香甜黏稠的腊八粥。腊八粥的香味穿透了整条巷子。
76.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裹而已。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偶然看见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的心间,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77. 腊八节我记得这个时候非常的冷,这个时候会喝腊八粥,会用好多米来熬制这厚味,是种象征,是种过节的庆祝。
78.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蜜味……
79. 因此,腊八节这一天,我们也会去熬一些八宝粥来喝,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团团圆圆,万事顺意!
80. 腊八代表了年的开端,也是年中很重要的日子。家乡腊八的风俗别具一格,颇有一番风味。
81. 做腊八蒜也是家乡人的重要项目。将新蒜蒜头掰开,剥去蒜的外皮,浸泡在醋内。一周后,蒜变绿色,味道酸辣可口,醋已含蒜香。北方多在腊月做此菜,故称“腊八蒜”。吃饺子,拌凉菜时倒上一些味道非常鲜美。
82.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83.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84. 生在北方的宁夏也少不了地方特色风情的独解。“过了腊八,糊了脑,大包小包往家扛东西,开始糟蹋钱了!”这是地域特色显著的宁夏回民对汉民腊八节的理解,做为一个传统节腊八节有着几千年的来历,也积淀了丰硕的南北,民族,民风特色。而这少数民族聚居的宁夏,回民对汉民腊八节的总结可谓经典,腊八节过后,农历新年的脚步愈发近了,忙碌一年的人们可能停了手中的活儿,携了家人,将无穷喜悦与期望寄托在春的时日,或祈福平安,或载以寄托,让来年五谷丰登,家业兴旺
85. 就连腊八节也未曾打破积压心头的这份幽怨,究竟谁不爱着这似九九艳阳天的二九天呢?说起腊八节,各家自有不同的理解、寄托、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