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4:12 5
1. 颜色:
2.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3.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4. 学情分析
5. 、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比较,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由此建构密度概念,理解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的可行性。
7. 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米3
8. 三、随堂练评
9. 若物体是实心的,密度均匀且浸没在液体中,则:
10. 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八年级上、下)、《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重庆历史》上、下册,其它任何资料包括地图册、教参、教案、笔记等不得带入考场。
11. 师鼓励和引导:数学中我们是如何分析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关系的呢?
12.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13.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14.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15. 一、知识目标
16. ④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用试触法确定量程的选择。注意: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17. 6”和“3”是“+”接线柱;标有“+”号、“
18. 把《小数据》中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值、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值,手电筒中的电流值分别换算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值。
19.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20. 能通过实验探究努力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
21. 【教学过程】
22. [生]电路中有了电流。
23. 师: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等特性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有没有其它特性能够让我们更加有效的鉴别物质呢?
24. 小民的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民很想知道这条项链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如果小民测得这条项链的质量是10g,体积是0.7cm3,则这条项链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它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呢?
25. 相同体积的金块和铜块,_____的质量较大,这是因为______。
26. [生]换成另一量程的两个接线柱即可。
27. 教学准备
28. [师]大家看我手里有手电筒和一只玩具小汽车,当它们的灯发光时,你能判断谁的电流强,谁的电流弱?再换一辆不同的汽车呢?
29.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我们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30.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31.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在水面外,求此木块的密度?
32. 教学过程
33.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34. 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35. 交流成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6. [投影]
37. 说明: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试触,清楚违反以上规则造成的危害,对此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38. 重、难点:
39.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40. 教材第134页第1至3题
41.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42. 二、新课教学
43. 演示实验:利用潜水艇模型来演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或用课件展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
44. 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
45. [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
46. 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47. 【教学难点】
48. 知识与技能:
49. 2)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50. 体积悬殊的铜块、金块(多媒体展示)
51. 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52. 1)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3. 例如:学生举例
54. 师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呢?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
55. 一、前提测评:
56. 知识目标
57. 教师演示试触现象,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58.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59. 学生叙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60. 重点
61.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62. 演示实验2:先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后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水面上。
63. (3)密度的单位是由哪两个物理量的单位组合在一起的,每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什么?应该怎样表示密度的单位。
64. 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65. 密度知识的应用
66. 学生读数后,教师让几个小组把测得的灯泡电流值报上来,讨论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