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2:18 4
1.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4.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5.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6.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全班交流:
8. 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9.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10. (2)解决思考练习1和3中(1)题,并且用“崭新”造句。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通过课文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本课,我指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联系全文,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做人道理。以读为主,以问促读,贯穿全课时始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结合幻灯出示的迁移题,让学生试说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2. 指导背诵
13. (1)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在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1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15. 指导诵读。
16. 图文对照,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7. (1)小姑娘怎样向老华侨介绍自己的柚子?
18.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19. 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20.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乡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感受。同时,师生轮读,气氛融洽,增加了快乐读书的体验,在愉快中完成了“水乡之旅”。】
21.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22. 【教学准备】
23. 握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体现教学的目标性和实践性。
24. 具体目标:
25. 你知道哪些风?
26.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27. (1)让学生先看一看要写的字的字形。
28. 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29.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有活力的`课堂,为同学的理解服务,为教学服务。】
30.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31. 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2. 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33. 从例文来看,这是一篇关于星空的想象作文。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带上作者的主观色彩。想象和联想,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常用的两种手段。
34.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围绕老华侨与小姑娘的对话,抓住关键的语句,巧设问题激发思维,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课文的中心以及人物的品质,然后再居高临下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品析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语言的能力。
35. 把握住训练重点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全面训练。
36. 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37. 身段
38.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39. 教学过程
40.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41. 五、指导写字
42. 在班内展示背诵。
43.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4. (二)以读代讲贯穿始终;
45.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