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4:01 5
随着春风拂面,社区春季垃圾分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总结,旨在回顾活动成效,展望未来环保之路。
1. 我们所展示了两堂课,从《好习惯》入手,开发了《我是客家小主人》的案例,积极整合课程资源。依托校本特色活动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内涵,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血有肉、结构清晰,又使学校特色活动更有深度和广度,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2. 优化环境:学校厨房进行了油改气工程,改进了学校的废水排放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生物园,进行了厕所的改造,优化了校园环境。
3. 在活动开始的这一周里,学校在各班的垃圾主要投放点都设置有分类的垃圾桶,并设置有检查人员。通过评比错误的次数作为下周流动红旗的主要评分规则。
4. 地球日主题活动:4月22日是地球日,可以组织环保主题的活动,例如垃圾分类、环保手工制作、环保知识讲座等,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5. 本次活动意在表彰在我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期间能自觉积极实行垃圾分类并在街坊中起到宣传及榜样作用的垃圾分类友好家庭,并通过座谈会形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6. 我想说这一学年,于我于综合实践组,有过失败的悲伤,更有收获的喜悦。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学年我们的收获:公开课或观点报告共6次,金园老师观点报告一次,王晓晓在西湖区课堂教学评比获二等奖。论文在杭州市获奖一篇;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结题在西湖区获三等奖。
7. 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巾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精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8. 在经历了短暂的几天学习后,我们正式开始了垃圾分类,各班级也要求严格的按照分类将垃圾打包丢进分类垃圾桶,包装上有各班的班号,以此分别对各班进行评比。
9. 环保行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观念得以实现,在实践中,更加强了幼儿的环保决心。我们通过开展“捡垃圾”活动,并将捡到的东西归类,可利用的做成各种玩教具,无法利用的就处理掉。还利用做东西剩下的小纸片开展碎纸粘贴活动等,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资的浪费,而且还会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宝,不应随手抛弃,而应用心珍藏。我们还常常帮助幼儿把喝完饮料的空罐压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置放。
10. 安排保洁员进行垃圾辅助分拣,减少垃圾混装现象。
11. ③回收收入:各班回收收入充作各班班费。
12.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肤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
13. 二、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14.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自我去寻找一些关于垃圾的回收以及分类的资料,也为了让我们贡献出自己在垃圾分类上面的心得,学校让我们每个班的'同学都上将自己对垃圾分类或是环保放面心得的广播稿。当然每次活动都少不了的黑板报也是需要按时完成。
15. 在活动中,相信无论是学生、老师、家长甚至是一些看见学生宣传的成人有所认识,有所收获。我们会继续为更好的环境而努力。
16. 将上级分发的不同分类垃圾桶合理的布点在学校校园之中,保证垃圾桶整洁、规范、齐全,周围环境整洁。按照布局,适当添置垃圾分类设施设备,以便进一步完善,使垃圾分类垃圾桶能尽力做到方便使用。
17.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讨论和学习了垃圾回收和分类的小常识,偶尔在路过办公室的时候也能看到其他老师也在捧着手册学习。
18.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与有资质的垃圾清运(含参与垃圾清运)公司签订清运合同,并随时监控垃圾清运情况。及时按照不同分类与垃圾清运公司联系,完成分类清运工作。特别是餐厨垃圾、废剩油等的清运工作。
19. 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也是每个家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引导幼儿从生活小事做起,与家长共同做一些环保小事,如:与孩子一起制作环保标志,在外就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收集废旧挂历纸做手工材料或用反面画画,外出游玩时不乱丢废物弃物,节约水电,养成洗衣、洗菜水二次使用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尽力。这样一来,家长不仅了解到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能及时的提供一些材料,支持、参与、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对树立幼儿环保意识大有帮助。
20. 在学校构建日常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分类,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专项回收的“小分类、大分流”收集模式。
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而言,从陌生变成了熟悉,成了我一生要去守望的那块麦田。感谢校领导,感谢我的综合实践团队,让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组不断成长与壮大。我越来越觉得,每一个荣誉背后都离不开团队协作。通过一次次的磨课和探讨,我希望我们团队都能热衷于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它的守护者。本学期总结如下:
22. “垃圾分类”是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但由于长久以来观念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忽略其意义。因此,在学校大力开展此活动是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形成的,并且能够同学队员的行动去影响身边周围的其它人。
23.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的困难的,同学们还没有习惯这样一个新的丢垃圾的方式,经常会丢错,也有很多的垃圾不知道应该要怎么丢,搞不清楚它的分类。同学们确实是有不耐烦的时候,因为之前那样的丢垃圾的方式虽然不是很环保,但是它非常的方便,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去做这样一件更加繁琐的事情的,当一件事情的有害性没有体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痛的。所以我觉得想要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垃圾分类是比较的难的,但我相信总是会有人为了保护环境而努力的。
24. 高度重视,苦心经营,夯实东莞市综合实践教研网站
25. 建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教导处、校务办、工会、红十字会等各部门形成合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26. 创优评优,长效管理:
27. 一、建立机制,长效管理
28.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每周星期一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主题会,利用唱歌、小品、相声、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了环保科技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29. 在这次的知识学习当中,我们全校的师生都得到了收获,走在学校的小路上,许多同学在路上都在不停的聊着垃圾分类的知识。
30. 尽量选用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水。
31. 部门联动,全员参与:
32. 苦心经营,严把质量关,让网站的内容丰富多彩。
33. 总之,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
34. 班、陶雯)。在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指导老师们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真的强了。张琴老师开发的《快乐的装订工》其实就是装订校优秀作文选《扬帆》,看似简单的活动内容实则有着丰富的讲究,装订完后很多同学感叹:“真是任何一个环节也疏忽不得!”居莉丹老师上的《做拉面》是从包馄饨等活动中受到启发,充分地利用了社区资源。当来自学校附近拉面店的虎师傅出现在课堂上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做拉面的热情空前高涨。虽然最后有一些同学没有做成功,但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大家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但只要坚持,学会方法,最终还是可以成功的。《明天,我们毕业》则是陶雯老师根据六年级同学即将毕业、即将离开母校专门设计的。活动中,同学们流露出了深深的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的美好的向往……每一个老师都全力以赴地开发课程,每一个孩子都欢欣鼓舞地参加活动。通过指导老师的努力,孩子们对这门课程的喜欢有增无减,对他们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俨然成了一门充满挑战、也充满收获的课程。
35. 之后随着活动的推进,垃圾分类的活动也愈演愈烈,在评比上升到班级层面之后,同学们都更加有了积极性,对自我的约束也更强了。班级间也出现了分类的攀比现象,校园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6. 我校能够成功举办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会是莫大的荣幸!回想起这次活动,我觉得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37. 学用并举,凸显特色,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等四个方面对我校常规化,有效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了具体的阐述。接着展示了两节观摩课例,柯雪冰老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课》,蔡叶萍、蔡华瑜和黄建军三位教师共同推出了一节《我是客家小主人》过程指导课。两节课例课型新颖,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迈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新课型的第一步,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38. 春天主题活动:可以组织植树活动、赏花活动、户外徒步、春游等,体验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39. 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40. 回顾这节课,觉得学生在统计课题,指导分析选题上耽误的时间较长,而导致在分组上较为仓促,甚至拖堂,同时,在指导过程中,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不善于深入引导,停留在表面现象,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以后在教学中改进,做到精益求精。
41. 活动当日,我社区组织志愿者在会场外设摊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并向前来咨询的居民解答问题,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
4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20xx年10月终于有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结束了实验稿的生涯。所以这一学年,以《课程纲要》为指引,我组不断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原来的三课时: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成果展示变成了现在的8课时。
43. 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
44. 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由此我们紧紧抓住环境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为目标,以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为重点,不断通过习惯养成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如学校坚持多年的“一月一习惯,一周一规范”养成教育,根据工作重点,每学期都有环保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貌习惯等养成教育。如:“上洗手间、注意卫生、节约用水、保持清洁”,“手下留情、花儿更艳、脚下留情、草儿更绿”,“顺手捡起一片纸,校园处处都保洁”等。“一月一习惯,一周一规范”我们都在升旗仪式上、班宣传栏上,学校校门口显示屏上和班级博客中对同学们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班队会去宣传教育,少先队红领巾巡视团评比抓习惯的养成,在班级博客中设置相应栏目,并通过写“一周一规范”感言去促进孩子自觉养成习惯。我们还利用校门口显示屏、班级博客等传播工具向社区群众和家长做宣传,让大家共同对孩子习惯的养成进行监督和教育,发挥家、校、社区“三结合”的育人作用。
45. 着重探索了《中国的脸谱》、《垃圾分类》等研究主题。课程的设计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课程实施的基础,根据活动的进程来开展活动。改革课堂教学,让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和细致。
46.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
47. 二、做好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布点和保障工作,逐步纳入常规管理
48. 一学期以来,我校综合科组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实施养成好习惯教育,打造农村城市化名校”为办学思路,以“好习惯终身受益”的校训为内涵,以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为校园文化特色,以校本教材《好习惯》与其它学科的有效整合为教学特色,因地制宜,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更好地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回想起来,我感觉既紧张忙碌,又很充实;既有得又有失。现做如下小结:
49. 一、活动目的
50.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
51. 美化校园: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在校园内有规划地种植花草树木,学校现在绿化率60%,可绿化率达100%。花草树木挂上人性化标牌,使校园时刻充满生机。
52.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一座新建的教学楼和尘土飞扬的校园为起点,努力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53. 一、活动的序幕
54. 大胆尝试,凸显特色,成功举办东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课
55.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中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块麦田的坚定的守望者!
56. 在这次活动中,虽然我们班一直努力的做好自己自己的分类,但是到底还是没能在细节方面胜过对方,导致了我们和鲜艳的流动红旗擦肩而过。虽然我们都感到可惜,但这并不是我们真正值得后悔的地方,自己并没有在垃圾的分类上做好这点,才是更值得我们反思的。虽然只是几个人犯下的错误,但却影响了一个班级,就像我们在以往的生活中以为自己丢掉的垃圾只是一小块,但其实影响的却会整个环境!
57.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经验,推动课程的有效化和常态化实施,促进我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持续、健康发展,4月22日上午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会在我校如期举行。各镇(街)辅导员和全市20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研讨会。
58. 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在校内通过评选垃圾分类优秀宣传员、示范员、示范班等途径,树立典型,鼓励先进。
59. 一、宣传工作
60. 因地制宜,大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61. 我校承办了“绿色文明我来创”启动仪式,“xx区环保大使”——奥运冠军陈小敏亲临活动现场,我校少先队员向全区发出倡议。接着,我们还开展了“变废为宝”旧报纸换环保铅笔活动,垃圾分类行动,“弯弯腰”行动,“捡回一个希望”废品回收等,我们还把此项活动纳入到环保积极分子的评比中来,把环保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62. 在自然角,让孩子把青菜或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引导孩子经常浇水,组织幼儿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阳光、水,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样利用环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更能深入幼儿内心。
63. 我们结合文以载道,文道不分的课程教学特点,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等传统知识教学过程中把环境意识教育自然融入。如语文科把环境教育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联系,数学科把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带进课堂。而新课程改革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我们把环境教育落实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编写了以环境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在课程中确立了《走进春天》、《了解白云山自然资源》、《走进景泰涌,呵护绿色家园》等实践课题,使环境知识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学以致用的精神。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科和科学科作为一个大科来统领,开展学校周边“酸雨”污染调查与分析等调查活动。通过探究,我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了,环保已逐步落实到行动中。其中曹艳华老师撰写的《了解白云山的名胜古迹》获xx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走进景泰涌,呵护绿色家园》等多项成果获市级奖励并发表在市级刊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一书上。欧阳汩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遗憾——发生在学生把稀盐酸滴进自己嘴中以后》获区优秀教学案例的评比一等奖。
64. 这一次的活动持续的时间是比较的长的,学校在各班教室都放置了四个垃圾桶,我们每天都要按照分类的方法去丢垃圾,丢错了也是有惩罚的。同学们一开始的时候非常的有热情,每天下课之后都在讨论什么垃圾要丢到哪个垃圾桶里,但后来就没有那么的有热情的。我们是一直都有在坚持着去做好垃圾分类的,一段时间下来对于我们常用的垃圾应该要放到哪个分类也已经非常的了解了,也已经能够做到坚持着垃圾分类了。
65. ④实施要点: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资源回收品,各班各自整理集中于各班存放处,由盈寅保洁公司清洁每周四回收一次。树叶、树枝、杂草及木制类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之垃圾丢入垃圾箱,每日由清洁人员清运处理。
66. 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对于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并利用各种资源,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现将本学年环境教育活动作一总结。
67. 为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xx幼儿园将垃圾分类纳入教学活动,组织各年龄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幼儿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标志和基本分类常识,引导幼儿使用班级分类垃圾桶进行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20xx年x月x日,xx幼儿园结合秋游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各段共千余人分布在明镜公园、万松公园、瑞安广场、玉海楼,教师组织幼儿认识各秋游地点的`分类垃圾桶,幼儿自发地将美食分享后的垃圾投入到相对应的垃圾桶,幼儿参与度高,有效强化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68. 养成好习惯,弘扬传承客家文化是我们的两大特色。然而我们在深化方面还欠缺经验,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展览室、客家风俗实物陈列室,提高我校少年麒麟队业务水平。依托《好习惯》大力开发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出一代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客家少年,提高我们学生的整体素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习惯》实施三年来,已在我校绽放出灿烂的花朵——我们欣喜地看到,昔日的乡村学童已悄然变化,脸上洋溢着自信,言谈中流露着真诚,举止间折射着文明,他们讲诚信、懂感恩、善合作、勇创新……
69. 做好其他与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的配套工作和相关教育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70. 这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相较以往又有了进步。
71. 要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应该先知先行。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学习,开展社会环保实践活动,举行专题讲座等加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与景泰街办事处、云翠居委等社区和单位签订了环保手拉手协议,使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72. 之后我们还增加了分类垃圾桶,但是还没有启用,垃圾桶上清晰的写明了该放入何种垃圾。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这段时间,也常有路过的同学驻足学习。
73. 可换芯的原珠笔、自动铅笔,可自行充电的干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用的化妆品用具(如目线液、腮红)都是可自行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74. 一、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
75. 通过本次活动,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如何分类垃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到场居民均表示在这种愉快生动的活动中,更能深刻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表示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推进垃圾分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