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1:07 5
秋风送爽,中秋佳节将至。在这个充满思念与团圆的日子里,让我们共聚一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分享美好时光。
1. 而我记忆更深的是,中秋送十五。这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不带有杂质,纯是亲情的自发。不像现在,这一传统风俗变相的令人不堪其累。热情豁达的母亲心里有谱,该送哪家送哪家,只等她一一吩咐来,我们兄妹便乐颠乐颠地接受着这份光荣的任务。背着荷叶包裹的放在竹篮里的羊肉呀,羊大腿呀,羊下货呀,一家一家送去。之所以喜欢这个任务,是,这是个相当棒的美差,每到一家,看到的是惊喜欢愉的笑脸不说,自有一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然,还有不同的回礼滋润着这份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即使对方拮据的无物可送,顺势打下自家园里枣树上的一把枣,塞到我们的手里,我们也会高兴地一蹦一跳地道一声谢。那枣甜了一路的嘴巴……
2. 我回到了老家,见到了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堂哥。爷爷奶奶看到我回来笑得合不拢嘴。我告诉他们,我专门给他们带了自己做的冰皮月饼,馅料是特制的,不太甜。因为我知道,奶奶不吃外面买的月饼,说太甜。看见我这么贴心,奶奶乐开了花,她对我说:“松松,如果你没带月饼回来,我就没月饼吃了。”
3. 丰盛的中秋节,因秋日累累果实的点缀,而更加丰满,山珍地饈撑圆了儿时的肚子。小时候因住在一个颇有世外桃源之美的小山村,那时虽大都生活贫瘠,可秋天,简陋的山里庄园装满地瓜,花生,玉米,瓜豆,菜蔬……令其也像一个富翁;而最为鲜美的,便是这里特产的地方名吃,全羊汤。那啃着山脊散着草药香的野草长大的黑山羊,肉嫩味香,纯鲜诱人;即使日子再穷,中秋节那天,村里总是慷慨地杀掉几只,家家分个遍,让辛苦了大半年的山里人,美美的饱餐一顿,开开洋荤。
4. 吃过了丰富的晚餐,外婆带我去文化公园看花灯。刚到门口,人山人海,人头涌涌,我和外婆慢慢地才挤了进去。哗!好多花灯啊!有的花灯五颜六色,有的花灯造型生动活泼,像真的一样。花灯把夜空照亮。我左看右看都看不完,恨不得多长出两只眼睛。我还到公园中心台看表演,节目很精彩,看得都不想走。我还照了许多的照片。在公园里,我高兴地跳着笑着开心极了。
5.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和媳妇、儿子一块在城里过中秋节,父母在家里肯定想起了儿女,而我们做儿女的是否会想起父母呢?想起来又让人心酸。父母操劳一生养育我们成人、成家,我又为父母做了多少呢?作为家里的老大,我会作出榜样,让父母下半辈子过得开心、幸福!
6. 妈妈、奶奶、姥姥一组是女生队,爸爸、爷爷、姥爷一组是男生队,我就是裁判,游戏开始了,本来男生队挺快的,都怪爸爸摔了一跤,男生队才慢了下来,女生队的妈妈,快速地把钥匙环传给了奶奶,奶奶又小心翼翼的传给了姥姥。我看着男生队的可怜样,真是让人同情,爸爸慢吞吞地把钥匙环传给了爷爷,爷爷有弓着个背传给了姥爷。玩了几盘就分出胜负了,女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六个钥匙环,男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四个钥匙环,女生队轻而易举得的了胜利了!
7. 我们有一个大家庭,大约20个人。我们想订一张大桌子,但是餐馆没那么大,所以我们分成了两张桌子,一张给小孩,一张给大人。我们开始点菜。我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快乐,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了,所以我们都很快乐。我们的孩子先点了两道辣的菜,然后大人又点了几道菜,过了一会儿,菜端上来了。我们的孩子吃饭聊天,而大人也一起喝酒聊天。我们孩子们的食物充满了辣椒,但真的很美味。我们停止交谈,开始吃饭。然而,成年人似乎没什么胃口。他们总是喝酒聊天。很久以后,我们都吃完了(包括大人)。所以我们把一些人送走了。我想我真的很高兴这个中秋节。
8. 瞧,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许多好吃的,有香甜的月饼,有各种新鲜的水果,还有美味的烤鸡真是太诱人啦!
9. 长大后,期盼节假日,是因为喜欢看父母被儿孙围着那幸福欢愉的笑脸,终于熬到子孙满堂,是该享受的那天伦之乐带来的幸福生活了;更喜欢都成家立业的我们,与父母一块过节的那个亲情洋溢的氛围;只因离婆家远,嫁出去的女儿,在中秋可以和父母团聚在一起,使得中秋节,我们的家特别的圆。慈爱的老爸老妈,已从各自操劳的岗位上退下来,安享晚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手携孙子一手将外孙女,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地陪伴下,游山玩水,遍尝美食,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父母的幸福,便是我们心的暖;父母的家,依然是我们心依靠的港湾……
10. 我和姐姐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的到来感到兴奋。jzD365.Com
11. 记得吃过午饭,我便趴在窗户上看着蓝蓝的天空,盼月亮早点儿出来。过了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上有什么东西?是不是有山、有水、有人、有动物,有花草树木?月亮里面真的有广寒宫、嫦娥和玉兔吗?等我长大了,我非去看看不可
12. 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购买了火车票,准备乘坐火车回老家。我最期待的就是回去放烟花了。
13. 记得,那天一早,大队村委的院落里,人仰马翻,比赶集还要热闹,全村的人,基本都聚在了这里。孩子们在聚堆闲聊的大人中间,窜来窜去玩得欢,大人人手一个盆,吸着旱烟,比任何时候都悠闲自在,或蹲或站漫不经心地扯着农事家事国事天下事,等待着分羊肉。衬托着这份欢乐的是后院里,待宰的羊咩咩叫得凄惨,大胆的孩子,围拢在屠宰现场,看那血腥的一幕,多少有些胆战心惊,惊恐和怜悯的眼神里,却充盈着隐隐地期盼,那血,都将是羊汤里不可或缺的美味呀,只因那个年代生活的贫瘠令心也粗糙。
14. 今天的夜晚使我难以忘怀,我们的笑声洒满了整间房子。
1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哗——”我一边跳一边拍手叫好。我吃了一块儿月饼,看着他们流口水的样子,我就给他们一人放了一块儿月饼。爷爷夸我是个既有知识又得礼貌的孩子。
17. 中秋节到了,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欢度节日。你瞧,茶几上已经摆满了好吃的:香味扑鼻的月饼;有各种新鲜的水果;还有美味的烤鸡等等,真诱人啊!
18. 若儿时的记忆,中秋是美味;再以后,便以期盼中秋团圆的那份幸福为中心了。只因一年到头,越来越很少见到的家中最核心的人物兄长;与哥的感情,就像依在月亮边的那颗星;从兄长十几岁在外求学,到大学,到上班,一步步离家远去,全家的思念便越扯越长,唯有节,才让这思念释怀。而中秋,哥回来会带我们出去游玩,登山,采野菊花;摘野果子,野炊;还会给我带回精彩的课外读物,初识唐诗宋词、舒婷、三毛、尤今、四大名著……都是兄长的引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最早便是哥哥先教会了我,当然还有爬到山顶,听哥大声喊什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关山月》,那时听来却懵懵懂懂,只感觉上文科的哥哥,好历害呀,因而特别崇拜才华横溢的哥哥。
19. 这是,妈妈说:“要不然我们玩一个游戏吧,给大家提提神,游戏的名字叫‘吸管运输’。”
20. 我们全家人坐在摆满水果和月饼的桌子旁边,只缺我爷爷,他出差去大连了。我想爷爷,此时此刻,爷爷也在想家,想我吧?我想起了我在学前班时老师教的一首古诗:
21. 在欢乐的笑声中,我们一家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22. 游戏规则是:在一分钟内分出若干人一组,每个人嘴里叼一支吸管,第一个人在吸管上,放一个有一定重量的钥匙环之类的东西,当比赛开始时,大家不能用手接触出吸管和钥匙环,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势把钥匙环传给下一个人,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嘴叼的吸管上。
23. 吃完晚饭,全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爷爷端来了月饼,石榴,苹果等个种好吃的水果,点心。一家人开心的吃了起来。
24. 快到22点的时候,姑姑一家也过来了,还带来了手工榴莲蛋糕。我一边放烟花,一边吃着冰皮月饼和榴莲蛋糕,别提多开心了。烟花放完后,我们一家人一起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听着柔和的音乐,玩着玩着,就到了深夜。
25.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26. 该我出场了,我把书上最近学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了大家听。整个故事我讲的娓娓动听,奶奶听了直夸我:“好孙子,你长大了,都会讲故事了。”
27. 我们在门口等着盼着那月饼似的月亮慢慢的升了起来,他好像对我们笑着,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抬头仰望天空,看着那圆圆的月亮。它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白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照亮了世界万物,照亮了我们全家人的笑脸。看着中秋节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偷吃了山药,我想起就想笑。
28.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小时候在农村,每逢中秋节,母亲会在院子中间设一圆桌,上摆月饼、苹果、核桃、大枣等“献月亮”,给屋中诸神焚香膜拜完毕,然后才准许我们姊妹三人吃月饼。那时我的爷爷还在世,母亲会挑选掉渣少、最圆的月饼(水晶饼)最大的苹果交给爷爷吃,我们三个“馋猫”会将剩下的吃货一抢而空,各自带着“战利品”找一有利地形狼吞虎咽起来,母亲默默的将圆桌收回归位,站在一边乐滋滋的看着我们三个“消灭”吃货。那时家里比较穷,中秋节的物品就这几样已经算很丰盛了,月饼就是水晶饼,虽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是我回想起来还是会流口水。
29. 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节还是要过,还要欢乐。可这时的欢乐,多么滞重?相比,记忆里的,愉悦。
30. 只有一瞬间我们互相尊重。住在我房子后面的班主任叫我和我妹妹去她家吃饭。起初我们并不觉得不好意思去,但最后我们鼓起了勇气。我和姐姐只吃了一串葡萄,父亲叫我们回去赏月。我看到月亮在闪烁,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躲在窗帘后面,出来看它。爸爸突然问我们:“什么诗句可以用来描述这种情况?”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床前的月亮很亮,会不会已经下过霜了?抬起头来看,我发现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之后,我准备吃葡萄和喝茶。姐姐说:“我们应该在吃饭前放鞭炮。”我告诉我父亲放鞭炮。我开始放鞭炮,我听到了爆裂声。收起来后,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31. 又到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我却不愿品咂这节里,象征幸福团圆的甜蜜月饼;曾经何时,对节日那么淡漠?是以前的节日太过浓烈,让现在的心承受不了那份带着心酸的欢乐;还是,苍桑的胸怀,已失去过节的兴奋,把一切,都看得那么平淡;还是隐忍的心思里,不愿看那份人生的残缺?
32. 但,中秋终归是中秋,看着别人团聚,自己不免有些孤单。思念……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时候有一个或一些人住进了你的心里,而却又无法摆脱孤单这一状态。我这是想家了吗?也许是吧!空对一轮明月,总希望能在此中看见某些人的身影,然而,余辉之下,只有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33. 我想我也收获了很多。我知道:成年人在一起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工作要做。这个中秋节,我们全家都在一起。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珍惜。
34. 时过境迁。我们姊妹三人已长大成人,分别已跳出农门,在离家不到100公里的城市工作。又到中秋节,虽说儿子无人带,但研究到父亲一人在家,给母亲准备了一些物品催促其回家与父团圆。母亲临行前千叮万嘱必须把小孩管好,让我们不要乱花钱,她回家随便有点东西带回家就行,爱子之心让人心酸。父亲因腰椎不好做了手术,赋闲在家,天气变化感觉极为明显,但电话问候时一向说“好着呢”,偶尔回家探望时也拒绝我们给他的零花钱。此刻我也为人父,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父母无私的爱伴着自己一向至今。我上初中时父亲还在公路上上班,每一天5点钟起床,给我做好饭后骑自行车就去上班。每一天是迎着朝阳去,伴着月色归。虽然每月仅有30元工资,但会给我6元左右的零花钱,让我想吃啥买点啥,生怕我饿了肚子。我上中专后,父亲会足额给我生活费,还经常写信鼓励我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缺钱就给他写信(那时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话)。每临节假日,他会提前买好多好吃的菜、肉,亲自下厨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收假之时,他不顾劳累,骑着自行车翻越沟坡16公里送我坐返校的火车……
35. 记忆里中秋,似乎比春节,还要幸福和快乐。因为春节里没有中秋的丰收和圆月,中秋却有着比春节还要丰盛的美食。因为它所处的这个季节。
36.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37. 把月饼交给奶奶后,我风一样地爬到了六楼。哇!竟然有这么多烟花,一、二、三、四……我数了数,有二十四桶,今晚可以让我放个够啦。开始放烟花了,拿着点着的香烟,看着短短的引子,我一开始有点害怕,不敢点。但放到第三桶烟花时,我的胆子大了起来。我站在烟花面前,半蹲着身子,盯着烟花的引子,很镇静地伸手让香烟的火焰接触到引子,看到引子开始闪火花了,我就立刻把手收回来,掉头快步离开。过了2、3秒钟,五彩缤纷的烟花像喷泉一样喷洒出来,在头顶绽放,照亮了夜空,看得我心花怒放。
38. 周六18:
39. 我们坐上了火车,由于我们坐的是一等座,所以人不是很多。我在火车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开始了折腾。玩牌呀,攀爬椅子呀,玩得不亦乐乎。妈妈说,我好像已经违反了火车上的规则,再瞎折腾就会有乘警来抓我了,我才老实下来,开始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盘算着回到家之后应该玩什么。
40. 这个中秋的夜晚,我们一家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真开心!
41. 一直,因为,这份温暖,这份依靠,这份幸福的对节的期盼,会陪伴我一辈子……,没想到事事难料,与单纯的意愿相悖的是,我却过早的,让心失去了幸福的根;再也得不到,那份温暖的依靠。节,便成了心底的痛,梦中的酸,多想,就那么混混厄厄的,今夕不知是何夕。
42. 看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诗的最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用在这里,把圆月比作青螺,把山丘喻成白银盘,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回家的路上,耳边不时传来琅琅笑声,团圆的日子总是让人笑逐颜开的。在家里,全家人围坐在桌边,一边吃着香喷喷的月饼,一边说笑着赏月的感受体会,一边回忆着成长经历的美好时光,整个屋子浸染着“圆”的亲情和“爱”的温馨,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圆”是中秋节最核心的要素,如果我们把这一天的“圆”拓展到365天的每一天里,那么,和谐社会就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43. 只身在外,总是身不由己;孤单想念,却又思绪难尽。总是想着多与家人团聚,可身为学子的我们此刻也只能是空对一轮明月。每一年算下来,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做学子的我们尚且如此,工作后,成家后,那不是更力不从心。
44. 爷爷笑呵呵的说:“我们快吃吧。”我心想,就这么吃多没意思。哎,有了,我大声喊:“听我呦,我有一个想法:每个人只有说出一句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才能吃这些好吃的。”爷爷一听,乐急了,说:“”猴子捞月亮。”“错,这是一个故事的名字,不是古诗词。”奶奶笑意地说:“月亮像一块饼。”这也不是古诗词。妈妈摇头晃脑地说:“十五的月亮。”错,这是歌名,轮到爸爸了。他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突然,我发现爸爸正在拿着手机查找着我说:“爸爸你赖皮,这个不算。”我要大显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像小金鱼吐泡泡一样的说着。
4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6.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这中秋,求的`是与家人团聚。月半中秋,团团圆圆。但这样一个被钉在某处的日子,却难以都尽人意。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身在外,只能孤身过节,此刻的心声,也许是怨这日子怎出现在今宵,也许是怨这生活将家人拆散……其实,我们每一次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其本身就非同一般,这本身就可以算作一个节日,虽然过节的只有一家人。过了端午照样可以吃粽子,中秋过后同样可以吃月饼,因为有灵性的我们又何必只关注那一年中难得的,且又难今尽人意的日子。喜欢度日如年,每一天如过年一般度过。
47. 回家的路上,我提着漂亮的灯笼,看着天上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心里想:中秋节的晚上真美丽啊!
48. 有一个亲戚前两天打来电话,知道我国庆节准备回家,叫我到她那儿玩玩。总是认为见面机会多着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与她见面却隔了整整一年。叹流年似水,更叹这似水流年中,我们成了匆匆过客,道一声相逢却相距甚远。有些时候,我们走过,只因太匆忙,忘记了应做的事情。而此刻,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也该对着这中秋明月,从繁忙的世界中走出。
49. 这是我度过的第十个中秋节,也是玩得最过瘾的一个中秋节。我感受到了家人对我的爱,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50. 去年十一,我没有回家,而中秋却在此间划过;今年十一,我打算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总是那么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无奈。其实,我不太看重节日本身。节日,这一早已被钉在日历某处的特殊日子,不随个人的意愿而发生改变;节日,这一众人欢庆的日子,只不过是营造一个不凡的氛围,让众人觉得这一天非一般罢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做应有的习俗,确实是在过节,自己过,与众人一起过。
51. 可节依旧在,中秋月儿圆,期盼人团圆,我还有自己的血脉在。于是,埋藏不能与父母相守一辈子的感伤,在祝福里获得人间温情,祝:中秋大家都快快乐乐!
52. 锅里炖着爷爷的拿手菜——红烧肉,老母鸡汤。奶奶和妈妈在一旁包饺子。爸爸扎着小围裙在炒菜。而我则在这边忙一把,那边尝一下。一家人不亦乐乎。
53. 写着写着,中秋已过,但还是要将这份祝福送给远方的家人,以及与我同为游子的你,中秋节快乐!
54. 最后,我们期待晚上。我们将先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拜月。一旦我们拿出食物来祭拜月亮,我和姐姐就会闻到美味的味道,这让我们流口水。
55. 我高兴的望着皎洁的月亮,看了好长时间,心里默默地祝福嫦娥姐姐和所有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6. 月亮的食物包括柿子、花生、葡萄。我姐姐和我非常喜欢柿子。我们先剥下皮,然后吃。里面的果肉美味、甜、软、甜。
57.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