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20:33 6
1. 通过五一劳动节活动,使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庆祝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伟大贡献。
4. 二、活动时间
5. 20xx年xx月xx日
6. 三、活动对象
7. 全校学生
8. 四、活动内容
9. “劳动者最光荣”主题班会
10. 各班级组织班会,讲解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伟大。通过分享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11. 劳动技能竞赛
12. 开展各类劳动技能竞赛,如叠衣服、系鞋带、钉纽扣、整理书包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3. “我是劳动小能手”实践活动
14. 鼓励学生在家中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菜做饭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劳动习惯。
15. 劳动主题绘画比赛
16. 组织学生进行以劳动为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创作中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
17. 劳动节主题演讲比赛
18. 举办劳动节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19. 五、活动要求
20. 各班级要认真组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特长,展示个人风采。
22.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长。
23.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4. 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25. A、问卷法
26. B、谈话法
27. C、观察法
28. D、实验法
29. 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30. A、5分钟
31. B、10分钟
32. C、15分钟
33. D、20分钟
34. 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
35. A、0~4周
36. B、4~8周
37. C、0~3个月
38. D、0~6个月
39. 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
40. A、2~3个月
41. B、3~4个月
42. C、4~5个月
43. D、5~6个月
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5.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46.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47.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48.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4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0.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51.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52.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53.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54. 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55.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56.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57.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58.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59. 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60. A、语词概括的出现
61. B、真观概括的出现
62. C、动作概括的出现
63. D、感知概括的出现
64. 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
65. A、初步概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