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4:18 10
1. 活动目标:
2. 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日历。
4.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5.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6. 教学过程:
7. 圆圆的桂圆,
8. 通过学会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
9.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10. 四、活动延伸
11. 活动过程:
12. 二、主题总目标:
13. 一、谈话导入
14. 教师具体展示腊八粥材料。
15.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16. 学念儿歌:腊八粥
17. 四、品尝腊八粥
18. 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19.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0. 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2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22.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3. 二、腊八节知多少。
24. 阳历是1月1日,下面还有小字,是十二月初八,你们这是什么日子吗?
25. 三、活动过程
26. 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7.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8. 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幼儿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腊八节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注重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养。各班老师结合班级情况以及年龄特点选上相关课程,及时将教学收获轨迹呈现。
29.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30. 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31. 请幼儿形容见到的食材,进一步了解腊八粥食材的名称,例如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等。
32.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33. 知道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4.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35. 结语:
36. 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37. (出示绘制好的日历)
38.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39.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40. 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41. 介绍腊八风俗:
42.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43. 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44.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45.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46. 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47.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48. 腊八粥。
49.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50. 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51.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52. 集体活动体验腊八节的快乐。
53. 四、主题参考课程
54. 娱乐游戏《炒豆豆》
55. 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56. 胖胖的花生米。
57. 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五、认识卡片上的字。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