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04:06 9
在古老的街巷中,一座座周口店遗址仿佛诉说着远古的智慧之光。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我们不禁感叹,这智慧之火,早已在人类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1. 1929年12月2日下午,考古学家裴文中带领几个技工在寒风中紧张地发掘。随着洞穴越挖越深,发掘面空间越来越狭小,无法使用汽灯,工作人员只好一手发掘,一手举着蜡烛照明。突然,裴文中大声叫起来:“这是什么是人头!”盼望已久的东西终于露面了。
2. 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20至10万年前的第4地点早期智人、约42-385万年前的田园洞人、3万年前左右的山顶洞人都曾在这里生活的。
3. 1959年,根据第11号头骨重新复原的北京猿人中年女性头像,如今已经成为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形象大使”,这个头像的复原,标志着我国从事远古人类复原像研究工作的开端。
4. 北京猿人遗址出土的肿骨鹿化石超过2000头,葛氏斑鹿化石超过1000头,因此古生物学家断定,鹿肉可能是北京猿人的主要肉食。此外,洞内还发现有许多鸟类化石。
5. 刚走到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去,一个庞然大物展现在眼前。“啊!是恐龙骨架,比雷龙还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仔细看了看旁边的说明,才知道这副恐龙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东阳龙,有十七米多长,四米多高呢。旁边那幅恐龙骨架看起来就小多了,才大人那么高,大概二米多长,是盔龙。
6. 后来,这个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块所掩埋。早在1918年发现第一地点后,又经过两次的挖掘,又发现了很多化石。截止目前,出土的北京人化石有6件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12件残破面骨,15件下颌骨,157颗牙齿和十几件残肢骨体骨,这些化石代表40多个男女老幼的尸体,周口店即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于世。根据挖掘的地点,科学家把这种原始人类定为“北京人”,把这个洞穴称为“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猿人遗址的上方,靠近山顶的洞穴中。是山顶洞人的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在山顶洞人尸骨周围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洞内还发现山顶洞人用过的骨针、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项链”。
7. 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群中最著名的一处,自上世纪20年代发掘以来,长期遭受日晒、雨淋、风蚀、溶蚀等自然力破坏,出现多种地质病害。为保护这一珍贵遗址,历经7年论证,本着“最小遮盖、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原则,猿人洞全覆盖保护工程于2015年开始施工,2018年完成。2019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保护项目唯一金奖。
8.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背向太行山脉,面朝华北平原,山前是拒马河的上游支流,该地区充足的水源和天然石灰岩洞穴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最佳的生存环境。
9. 东阳博物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10. 这块头盖骨化石一半埋在硬土里,一半埋在松土中。裴文中把化石周围的土挖空后,用撬棍轻轻把它撬出来。化石出土时很潮湿,一碰就破。裴文中和两名技工连夜生起炭火来烘烤它,烤干后用水糊上几层厚厚的绵纸,再糊上石膏、麻袋片,继续烘烤。等到外面的石膏变得干燥坚硬,裹在里面的化石就不会轻易损坏了。最后,裴文中把头盖骨化石用自己的两床旧棉被包裹起来,外面再用褥子毯子捆好,乘长途车亲自送到北京城内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
11. 展厅里摆放着周口店遗址模拟沙盘,可以看到各处化石地点的分布。周口店整个遗址保护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以龙骨山为核心,保护面积为024平方公里,在这片区域发现了8处化石地点,其中有3处人类化石地点。周口店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中,最著名的是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和距今3万-1万年的“山顶洞人”化石。此外,在第4地点和第27地点,分别出土了距今20万-10万年和距今42万-38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
12. 1998年,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声,呼吁全世界共同寻找“北京人”遗失化石:“因为我们要寻找的不仅仅是这些化石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人类的良知,寻找我们对科学、进步和全人类和平的信念。”
13. 远远看去,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像是原始人遗落在旷野的石器,粗犷刚硬的折面好似石器的刃口。建筑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周边山脉天际线及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博物馆建筑面积8093平方米,包括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馆内展出化石标本、文物、模型等1000余件,分四个展厅,系统介绍了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和保护。
14.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这里栖息而得来的。鸽子堂曾经是北京人制造石器的场所。他们把一块块石器加工原料,打制成砍砸器,用来砍砸木柴或木棒。他们还把不同的石片,加工成刮削器,用来加工狩猎用的棒棍,或者把脉石英制成尖状器,用来割剥兽皮,挖剔兽肉。
15. 展厅里还有“北京人”肢骨模型。通过对出土的人类肢骨进行研究,可推算出当时“北京人”的身高——男性约为156米,女性约为144米。
16. 1961年周口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记录》,1953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1992年,北京政府将这里列为“北京市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
17. 这次参观让我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北京猿人的聪明,不由得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自豪。
18. 下了车,大家进了博物馆。一位年青的阿姨走了过来,给大家介绍了各个区域的风俗风范。第一大家来到了宝山馆,看见了一个个小球在管子里起伏荡漾,依据音乐组成音条。接着,阿姨带大家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同学们触摸着屏幕敲锣打鼓,开心极了。然后,大家走到一座古亭前参观,旁边还有一个玻璃橱,里面放着几块刺绣布。接着大家来到了中国馆壹区,在这儿大家知道了古时候和京剧。到了贰区,大家看了很多中国的传统美食,还听了中文、河南话、陕北话等几种语言。
19. 董翠平介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先后在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举办展览,每年都在国内举办数次巡展,并举办科普大讲堂走进校园。去年疫情期间,积极推广线上短视频课程,今年推出“甲子传承·看四色龙骨山”抖音直播活动,并与《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组合作拍摄,努力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视。
20. 周口店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发源地,至今仍是这些学科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研究基地之一。 人类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的基础上建立的 。
21. 那么,周口店遗址到底凭啥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且还是我国第一批申报的?
22. 1987年,周口店遗址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23. 第三展厅着重介绍了“山顶洞人”的发现。1933年,考古工作者对山顶洞进行发掘,发现了40多件人类化石,分属于8个不同的个体,其中有3颗比较完整的头骨。通过头骨对“山顶洞人”进行头像复原,可以看出“山顶洞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的相貌。据科学研究,“山顶洞人”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约159米,比“北京人”高出不少。
24. 我们的教科书,把人类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后来,又将这三个阶段改为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依据便是基于对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的考古研究。
25. 展柜里陈列着一枚细长的骨针。它是用老虎的骨头磨制而成,长约82毫米,略带弯曲,表明曾被使用过很长时间。骨针的出现,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学会缝制衣物抵御寒冷。
26. 走进博物馆有一个北京猿人头的雕像。在馆内展示的是猿人以前是如何找食物,自卫,烤食物,捕猎,捉鱼,以及制作武器……武器有的是斧头,慧眼,木棒捶等……,那个时代男人在外捕猎,女人在家缝衣服。
27. 我们主要去参观了猿人博物馆。以前我们都是从书本上了解,认识到猿人的生活习性,这一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
28. 对于很多景区来说,一眼千年已经算是 历史 悠久了,而周口店遗址横跨人类 历史 将近70万年,一眼70万年!
29. 同年,我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长城、故宫、泰山、秦始皇陵、莫高窟。很多人可能知道“北京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但对于周口店遗址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却通常是低估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家的理解层面停留在 旅游 的角度。
30. 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公园,我们首先将参观的是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又称“猿人洞”。这里原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北京猿人在这里陆续生活了20万年至40万年。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分13层)。可是,在发掘前,该洞穴就已坍塌,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您走到这里,有没有感受到远古的气息呢!
31. 在一楼的另一侧,还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进化过程图。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贝类生物——层叠贝。它们比现在的贝壳大得多,是一个个叠在一起的。另外还陈列有恐龙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等。走着走着,听到一声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着声音走了过去。天哪!是三只仿真恐龙——东阳龙,盔龙,浙江龙,惟妙惟肖的。原来是东阳龙的生活场景复原图。那时有连绵的群山,绿色茂盛的树木,林子中央流淌着清澈的小河。
32. 下面大家去的是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石碑不只造型百出,石碑上记录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不只有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看到一副好看的竹画,可近看却是一首小诗,画即是字,字画合一。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字写得好,不只看着美,更是为了准确的传递信息。我将来会认认真真的写字,成为一位书法家。
33. 看完了恐龙化石又去看电影,开场了才知道是4D电影,还要戴特制的眼镜呢。刚开始从屏幕里冒出一个海底生物,张开嘴在悠闲地吐泡泡。也不知为什么,我的左眼感觉被水冲了,凉凉的,原来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电影,感觉就像真的一样。当奔跑的恐龙掉进深坑时,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吓了一大跳。后来我眼前出现了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张开手却——没了。
3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说,第一个“北京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震撼了国际学术界,不但为达尔文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而且还将人类演化 历史 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北京人”及其文化遗物、遗迹的发现和研究,解决了19世纪末“爪哇人”发现以来,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长期争论,确立了直立人阶段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是 探索 人类起源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贡献。直立人的典型形态至今仍以“北京人”为准。
35. 一张老照片里,裴文中面向镜头站立,双手抱着包裹起来的头盖骨化石。旁边展柜里陈列着当时考古发掘使用的工具。“这就是裴文中1929年在周口店主持发掘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讲解员介绍说,头盖骨属于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骨壁较厚,约为现代人的两倍,脑容量较小,约为915毫升。
36.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市 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文化的底层直接堆积在“北京人”遗址的第1层上。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磨光技术,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生产活动有采集、渔猎,人死后还懂得埋葬。
37. 周口店遗址自发掘以来,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涵盖了人类演化史上的三个阶段——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构成连续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8. 在叁区,大家仿佛来到了一个鱼塘,参观了音乐亭、陶艺园等。接着大家到了欧美区,观看了《奇幻之旅》。在旅游中,时不时地有的宝藏向大家扑来,有的同学还伸出手来接呢!最后大家来到了非洲区。刚踏入区内,第一映入眼球的是一些动物模型。再走进来些,有的鼓架在地上,大家拍啊,敲啊,不亦乐乎。
39. 有观点认为,人类考古学和现代遗传学基因研究结果都显示了中国早期智人的灭绝并被晚期智人新移民彻底取代的事实。在最重要的考古化石证据上,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出现了距今4-10万年间的化石断层,断层时间大致与第四纪冰期相符。也就是说,中国的早期智人由于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的存在(约75万年前,在苏门答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次火山喷发的结果,导致大约67万年前,全球进入冰河期),使得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生物种类由于恶劣的气候而难以存活。因此,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是来自非洲的晚期智人,在冰河时期中末期,经由东南亚由南向北进入中国。
40.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位于这个公园内。您知道这里的历史吗?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于是,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这里就被称为北京猿人遗址了。
41. 最后我们进入的是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看到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以及北京猿人和各种原始动物的化石。大家看这件展品,您能想到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吗?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哦。看到这些您会不会感叹于原始人的智慧呢?小朋友们在这里还可以参与高科技的互动游戏,你们一定会玩很开心的!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活动吧!
42. 猿人分为6种,有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马坝人,山顶洞人,柳江人,其中北京人分布在山顶洞附近,北京猿人特别聪明,他们能用石器打猎,用火吓跑动物。
43. 人们还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有完整的.头骨,下颌骨,牙齿,锁骨,上臂骨,腕骨,股骨,还有头盖骨等,还有好多的人类奥秘等着我们去寻找。
44.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峰峦起伏,小河潺潺。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调查时来到龙骨山。他说:“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后来,这里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世界。
45. 也就是说,周口店遗址涵盖了三个阶段的古人类:猿人(直立人)、智人和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现代古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化石之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不超过10万年,而 周口店遗址则完整地呈现了人类从70万年前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 历史 。
46. 在互动电子屏前伸出手掌,与“北京人”比身高、比脑容量;走进4D影院,在雷电、大雾中穿越时空,来到远古人类的生活家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内丰富的多媒体和互动设施,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触摸 历史 、对话先祖。
47. 走进第一展厅,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讲述着百年前这片遗址上发生的故事。
48. 博物馆共展出6件相对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模型。“这是‘北京人’第V号头盖骨化石模型,属于一名成年男性,脑容量约为1140毫升。”讲解员介绍,化石原件由四部分组成,包括1934年发现的左侧颞骨及其相连部分、1936年辨认出的右侧颞骨破片、1966年发现的完整额骨以及右半枕骨和部分顶骨。其中1934年及1936年出土的部分化石原件失踪,1966年出土的额骨及枕骨目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49. 改写 历史 的伟大发现
50. 这次的参观真令我难忘,真期望下次还能来呀!
51.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参观“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围的五、七、八地点,它们是1929年被发现的。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痕迹。
52. 博物馆里还能看到许多动物化石标本,比如和“北京人”同时期的中国鬣狗完整骨架、李氏野猪头骨、肿骨大角鹿头骨等,还有“山顶洞人”时期的洞熊和老虎骨架。这些动物化石为古生物学及远古时期环境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