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02:35 8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工厂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确保生产安全,本文将探讨机械工厂如何实现快速响应应急预案,以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1. 为保证管理处所管辖的物业范围内发生火灾时,管理处义务消防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火灾现场,有效组织开展各项抢救工作,以保障广大业主(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方案:
2. 办公楼内的楼道、楼梯、出口等部位,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畅通无阻。疏散标志和指示灯,要保证完整好用。
3. (
4. C、响应行动:
5. B、Ⅱ级预警
6. 造成公司1-2人死亡,或4-6人重伤以上。
7. 折塔事故大多发生在倾倒过程中,塔身于建筑物相撞,另外,当塔机遇钢轨用卡轨钳卡牢而严重超载时,由于塔机整体不能倾覆,载荷重力产生的弯矩大于塔身金属结构的刚度,使塔身屈服变形,于是造成折塔。
8.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暧、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量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9.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发布的7.0级及以上地震和特大型自然灾害预报,公司进入自然灾害Ⅰ级预警状态。
10. 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11. 规格型号
12.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在搬运过程中,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脚或单肩背运。
13. 负责指挥事故应急救援状态下的`生产和物资投入使用。
14. ⅵ留守的客服助理和维修人员负责接听电话,处理日常工作并做好解释工作。
15.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视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灾区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决定进入自然灾害Ⅱ级事件状态的。
16.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包括安装拆>使用维修与保养)
17. 办公楼内原则上禁止动用明火,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的,由动火科室填写动火证,经办公室审批,动火科室派员到用火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各部门要设防火安全员1--3名。防火安全员要纯熟把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运用方法,做到能扑救初起火灾。
18. 安保人员维持好现场秩序,同时协助工程人员抢险。
19. 保安组长是火警时的副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具体的灭火抢救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
20. 2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职责:接到事故报告后,亲自到现场指导抢险抢修,在抢险现场设立现场指挥中心,组织制定事故维修方案,控制事故蔓延,并调查事故的起因与责任。
21. 1风险监测
22. 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23. D、主动与政府联系沟通,完成相关工作。
24. 锅炉、直燃机火焰熄灭时应执行正确的停炉、停机程序。
25. 职责: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刻达到现场,负责事故现场抢险的总指挥,在重大问题上做出决策。
26. 六、应急终止
27. 为加强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8. 事故呈报流程按项目部《突发事件预案》规定执行。
29. 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30. 组长:值班后勤经理
31. E、有关职能部门启动应急值班,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应急新闻发布准备。
32. 施工现场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后,发现人员应立即到项目部值班室或拨打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电话,详细报告事故发生地点、目前状况及周围作业人员伤亡等情况.
33. 副组长:
34. 本预案规定了起重机械、索具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
35. ⅳ客户服务部经理组织人员通知火灾附近的住户,做好解释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惊慌,救治、安抚伤病员。
36. 预警结束
37. 医生和现场应急抢险小组成员随车辆送伤者前往医院急救,途中不得放弃救治。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小组时刻保持联系同时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还要向高一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及时转治。
38. 三、危险源简述
39. 所有参战人员应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工,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
40. 项目部在机械设备现场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集中领导、分级负责、统一指挥、运行高效”的原则。
41. 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42. 安全咨询力量:主要由从事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组成,担负事发现场的安全性鉴定、研究处置和应急方案、提出相应对策和意见的任务。
43. 项目部
44. 在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响应、分级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行应急工作责任制。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维修车间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5. 各消防重点单位要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标语。各宣传点要用气球、充气拱门装饰,要悬挂张贴消防宣传条幅和标语,达到醒目的效果;
46. 、在煤气泄漏或煤气起火事件中,首先立即通知保安部。如果泄漏严重,无论是在煤气站还是在别的地方,勿去碰触任何开关,勿去碰触任何电气设备。
47. (二)应急状态终止后,应及时作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48. 在本部门(或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消防救援装备如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炮、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
49. ⅲ工程部经理带领所有维修人员(除一人值班外)负责各类管线的断接以及现场的修复。
50. (二)发生火灾情况紧急时,安全领导小组的同志及各部门的防火责任人,必须负责引导职工安全疏散转移,避免拥挤和推搡现象发生。逃离时应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量伏下身躯,飞快地沿疏散通道进行疏散。如果人被困在室内,不要惊慌失措。应侧身打开房门观察火势,以免大火伤及自身。当确信无法从房门逃生,应关闭房门,用衣物或被褥塞紧门缝,并且往门缝上浇水,以延缓火势。打开窗户大声呼救。当楼层不是很高时,可将被褥等撕成条状结成绳索,绑在暖气管上,确定结实后逃离。
51.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2. (五)各部门主管应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以备紧急情况联络。
53. 记载各部门间联络是否畅通,报告火警,布置救援措施是否准确明了
54. ⑵加压包扎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时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时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55. 使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一定要搞清该水泵结合器的供给范围,防止误接。并使消防车水泵出水口压力与固定消防设施出口压力基本匹配。在水泵结合器发生故障时,可使用底层室内消火栓向竖管供水。
56. 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7. 被确定为造成10-100用户停气事件的。
58. 组长:
59. 关部门报送应急工作信息报告。
60. (一)定期研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加强重大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61. 应急响应结束后,经理部、分经理部和相关部门,应做好善后处置,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的有关单位及个人物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做好生产恢复工作。
62.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内侧手摸房门,感到烫手,千万不能开门,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窗门,用湿毛巾塞住门缝,不停用水淋湿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
63. 组长组织人员和车辆,对遭受火灾的患者边救治边送往医院抢救。
64. 机械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