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09:17 7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六首童趣诗词的启示
1. “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2. 1不管历经多少年,依然不改初心,仍是一颗年轻的心,而非随着世事沧桑,心也老去。
3. 这首诗里至少被近代、现代人引用了两处,一个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4.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冯唐
5. 意思是:还没有装备好兵器,就已经要踏上江湖了(可以引申为生活或者是战场)。但愿经历万千世事,还依然能保持少年时的那一份初心。
6. 黑夜其实从来就不是黑的,黑夜里,合欢花还是红的。毛绒绒的紫藤花还是紫白色得,和黑夜还是白天没有关系。就像,我想你,和黑夜还是白天没有关系,和晴天和下雨没有关系,甚至和你知道不知道都没有关系,尽管我还是会尽量让你知道,想到这里,于是欢喜。——冯唐《不二》
7. 还有一句就是诗的最后,“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8. 3希望在社会上历尽千辛,看尽社会的勾心斗角之后,还可以像刚出社会一般对生活和这个世界充满着希望和期盼,勿忘本心。
9.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10.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11.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12.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13.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14.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 《三十六大》"
15. 可遇不可求的事 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来岁的你 ——冯唐 《冯唐诗百首》
16.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步入社会,经历过了很多人、很多事,再见时仍能保留少年人所有的赤子之心。
17.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8. 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冯唐 《三十六大》
19. 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20.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在学钓鱼,有人走近想问路,小孩子远远地挥着手:不要说话,别吓跑了我的鱼。小时候,我们馋树上的果子,更喜欢的是爬树的刺激;我们喜欢吃鱼,更喜欢那钓上鱼时瞬间的惊喜。童年的我们,对快乐的感知最纯粹,哪怕调皮捣蛋会被大人训斥,那快乐的滋味都让我们回味至今。小时候,一支火洋枪,一本小人书,哪怕追赶一只漂亮的花蝴蝶,都足以让我们很快乐《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记忆中的夏天,阳光炽烈,蝴蝶纷飞,为了抓到最漂亮的那只蝴蝶,我们不知疲倦,为了喜欢的东西,会走很远的路。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笑是开心的笑,哭是难过的哭,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让人无比怀念那时候的时光。小时候,没有洋快餐,也没有方便面,在野外还能吃上一顿烤鱼,就是最幸福的事《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白发的老渔翁以船为家,他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煮鱼。每次读到这首诗,眼前就浮现孩子们急不可耐生火煮鱼的场景,像极了小时候那个等着吃饭的自己。小时候,幸福很简单。在野外煮鱼,条件简陋,可小时候却完全没有嫌弃,有父母家人在旁,粗茶淡饭也是最幸福的事。小时候,我们渴望认识新伙伴,一起体验新的游戏,一起探索这未知的世界《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小船被春风吹动,一直漂进钓鱼湾。玩耍的小童看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有客人来,急忙跑去打开柴门,才发现是一场误会。小时候的我们,总是十分勇敢,面对新来的客人,总会歪着脑袋,直直地看着他们,这是我们交朋友的方式。小时候,不能上网聊天,没有手机游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小时候,最开心的时间,就是放学后。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打弹珠,放风筝,好不快活。小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不追逐名利财富,却也最是富有,因为我们拥有最真诚的朋友。小时候,偷穿妈妈的花裙子,学爸爸喝茶看报纸,偷偷学着父母的模样,盼望着快快长大《幼女词》唐·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小女孩方才到六岁,区分不了灵巧愚拙。日暮时分在正堂前面,学着大人拜新月。模仿是儿童最有乐趣的地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小时候的我们模仿的欲望,偷偷学着爸妈,还担心被他们发现。小时候,我们总盼着能快快长大,做大人能做的事,说大人能说的话,长大后才发现,童年才是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丰子恺说:有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小时候,我们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所以,我们快乐。而长大后,我们总是期待一个结果,世界不如意常八九,所以,我们时常不快乐。人生不易,带着一颗童心前行的人,才能时刻感受到幸福。
21. 不知道喜欢你什么,实在不知道,如果确定知道喜欢你什么,是不够喜欢你。因为不确定具体喜欢你什么,所以喜欢你所有一切及其他。 ——冯唐 《不二》
22. 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冯唐 《万物生长》
23.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24.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
25. 如果采访100个人,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时候?相信90%的人会说:童年。是啊,那时候我们还小,在田野间奔跑,追赶着花花草草;吃着冰棍,嚼着雪糕……觉得生活如此美好。那是再怀念也回不去的时光,那是再年老也忘不掉的回忆,童年的美好,就藏在点点滴滴的生活里。只要你愿意,无论何时,你都能重新成为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哪怕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小时候,沿墙头爬树偷果子,学大人钓鱼,想想都让人觉得刺激百倍
26. “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
27. 一有说是出自《楚天都市报》2008年11月10日对台湾网络作家“痞子蔡”的报道中“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