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02 22:33 10
1. 这个酒一般是要碰杯的,也可以举杯的时候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 主、副陪带完酒,然后由情况决定二陪助理敬几杯。
2. 江苏大部分地区河网密集,自古为鱼米之乡,江苏省内部确实贫富差距悬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经历着富饶到贫穷的过程。
3. 湖北人不象山东人那样重乡土,也不象山东人那样懂得宣传故乡。因此,省会武汉乃九省通衢,自然风光优美,有山有江有湖,在中国大都会中也算首屈一指,却往往不被人所认同。人们只记得它冬冷夏热,气候不好。实际上,要说气候,武汉并不比济南长沙等城市差,名声却比它们糟糕;说风光,济南大明湖与武汉的东湖相比,简直差了好几个档次,但大明湖名声在外,而东湖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说“北有少林,南有武当”,但河南少林寺大名鼎鼎,湖北武当山却隐而不彰。有人说湖北人太精,作为个人,湖北人是大智若愚,作为整体,太精则相互扯皮,因小失大,干不成大事,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湖北自古出美女,王昭君即是一例。在武汉,漂亮女孩不少,虽然一口武汉话不好听,但说起普通话来,却柔媚多姿,别有风情。
4. 在林海苍茫的小兴安岭中间,有一汪神奇的水湾,湾中各种鱼类翕忽其间,一派水美鱼乐的好景致,这汪水当地人名之“回龙湾”。说起这个传奇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5. 扫帚响,粪堆长。
6. 天津是码头,也是商埠,天津人的见多识广,能说善道与这种城市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天津人能说善侃,有“卫嘴子”之称,与“京油子”相映成趣。但比起“京油子”玩世不恭的“油”来,“卫嘴子”更带有码头“青皮”的“赖”和商埠商民的“奸”,“赖”则执着,“奸”则机巧,具有着生意人的气息。天津的相声不象北京那样“滑”,却更耐咀嚼。
7. 山东淄博的酒文化是怎么样的,怕酒桌上闹笑话,
8. “秃尾巴老李”传说是人遭龙戏,即人龙杂交的产物。
9. 据说秃尾巴老李战白龙时出了很多汗,而他是条黑龙,所以出的是黑汗,黑汗把江染黑了,黑色的江水渗进两岸的土地里,土地于是变成了黑色,而且特别肥沃,不用施任何肥料也能长出好庄稼。另外,秃尾巴老李对山东老乡特别友好,山东人在黑龙江上撑船时,江里的鱼会自动往船上蹦,那是秃尾巴老李送给老乡的礼物。据说在黑龙江行驶的船上,只要有山东人,就不会翻船,所以每次开船之前,船家都要问“有山东人吗”,不论有没有,乘客们都会答“有”,因为厚道的秃尾巴老李并不追究是不是真老乡,只要听说有老乡就一概照顾了。秃尾巴老李还是个孝子,每年夏天,他都要回山东老家给母亲上坟,由于他腾云驾雾,挟风带雨,所经之处必然风雨大作,并且往往夹杂着冰雹,所以他每次回山东时,带给家乡的都是或大或小的灾难。
10.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
11. 无形中,小黑龙充当了河神和雨神的角色,因为他生在李姓人家,人们便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李是个孝子,民间又有“龙不离母”之说,所以龙王庙附近往往又建有“龙母坟”。因为来祈祷的人很多,许多地方还因此兴起了“龙王庙会”或“龙母庙会”在黑龙江当职的黑龙,家乡情结总是难以割舍,便在闲暇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人们便把那汪水叫做“回龙湾”了。
12. 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两日。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
13. --------------------------------------------------------------------------------
14. 广州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有着大都市的显著特点和岭南的风光。深圳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却使一个移民城市,以普通话为主,与广东其他地区大不相同。
15. 传说黑龙江原为一条白龙镇守,名曰白龙江。白龙兴风作浪,残害人民,弄得人心终日惶惶。突然有一天,美溪上空雷电交加,乌云密布,一条黑龙自湾中腾空而起。转瞬间,雷息了,雨停了,风和日丽。然后在白龙出没的水域多了一条黑龙,二龙一见,便厮杀在一处,直杀得天昏地暗。当地百姓恨透了小白龙,再加上当地“闯关东”的山东人居多,人们都聚集在江边,看二龙大战,看黑龙上来了,就扔馒头,看白龙上来,就扔石子儿,二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黑龙终于战胜了白龙,黑龙江也因此得名,后来黑龙便应天命,司守黑龙江了。据说,白龙统治时期,土是白浆土或黄沙土,黑龙来了之后,为了报答当地百姓,造福家乡,全变成了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16.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
17. 山东人素善饮,所以,喝酒的规矩也是多彩多样,酒变化也就是源渊流长。
18. 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19. ,山东人现在很少喝1:8,一般以1:7居多,原因是七上八下。白酒红酒比例一般是1:3或1:6。
20. 三月三过神仙。
21.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2.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23. 另外,对于经常喝酒或者经常陪酒的人士,可以一试一些古书上记载的方法。如清代无名氏在《调鼎集》载:“饮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许,其饮葛汤,葛丸者效迟”。《千金方》:“七夕日采石菖蒲,末服之,饮酒不醉。”
24. 安徽属位置居中,中国的“南蛮北侉”在安徽有着很好的体现,合肥以南为蛮,阜阳以北为侉。安徽皖南多山,土地贫瘠;皖中多丘陵;淮北属平原,又水灾频仍。安徽人经常漂泊他乡,四处闯荡。黄山的美景堪称中华一绝,徽州民居百墙青瓦,别有一番风情。
25. 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先说入座。
26. 酒能伤肝,这是人人皆知道的,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酒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这是能保证你在酒桌上千杯不醉的关键因素。在去赴宴之前,在家先吃点东西,让胃里有点东西垫着。那具体吃点什么好呢?一般吃点高蛋白的比较好,例如吃两个鸡蛋,喝点牛奶,豆浆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另外,吃点饼干,糕点等也可以,让胃里有点东西,因为空腹喝酒,酒精在胃内很容易被吸收,从而导致容易醉酒。注意,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
27. 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主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
28.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9. 东北人在其他地区心目中,往往是一体的,在全国各个大区的人群中,东北人的地域认同感也最强,他们的性格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这里也就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谈。东北气候寒冷,地广人稀,近代大批关内移民进入,逐渐开发。闯关东者多为山东河北等地农民,尤以山东人为多。东北多为山东移民”。东北的原住民本尚武,移民又多为生活所迫而闯荡,不乏颟顸亡命之徒,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王法” 也往往鞭长莫及,东北人有一种好勇斗狠的豪气,人说“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道出了东北民风的强悍,东北人骨子里处处的那种“狠”劲。
30. 省会兰州位于黄河边上,是一座带状城市,南北短,东西长,城市周围的山上显得光秃秃的,工业污染比较厉害,大气质量较差。兰州是西北第一大城市,临近省份,繁华程度仅次于西安,城市建设近几年也有较大改观。
31. 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比较头疼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间劝酒的花样有多,特别容易喝醉。
32. 一般来说,落座的时候,主陪(一般就是请客的)面向门坐着,主宾坐右手边,副主宾坐左手边,副主陪跟主陪坐对门,其他一次落座即可(这个要求不严格,如果场合正式,另有讲究)。
33. 年长者一般以白酒为好。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首先要确定白酒、啤酒的比例折算。
34. 坐在主陪右手位的是“主宾”,主宾是今天酒席的主角,一般是德高望重或者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坐在主陪左手位的是“次宾”; 副主陪的右手位一般是三宾位。
35. 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然后再分散敬酒,一般第一轮是主陪与主宾,次宾与副陪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
36. 两湖原本一体,但与湖北人的韬光养晦相比,湖南人是实干家。虽然湖南开发比较晚,但却人才辈出。关于湖南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惟楚有才”,第二句是“无湘不成军”可见其文武兼备。湖南文人众多,但湖南文人有一股湘民固执的“蛮”劲,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所以有谭嗣同那样的硬汉文人,有沈从文那样傲然于城市的“乡下人”。
37. 东北人也并非只有喜欢玩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本事。实际上,大多数东北人与山东河北等其他北方人的人相比,都显得更加文质彬彬,能言善辩。在为人上,东北人表面豪爽内里暗藏心计,处世相当细腻,玩起计谋来,也花样百出,,东北人既敢打敢骂,又能隐忍不发,待机行事。这一点,与老家山东有些类似,但也许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38. 传说老家是山东青岛市平度市马戈庄镇闫庄村,该村每年农历四月十七都有纪念老李的民俗活动。四年三
39. 够详细吧?这可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添点分吧?
40. 剩下的鱼骨头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鱼骨头做个汤的时候,其实是在说:酒席进行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鱼骨头作的汤叫“杂鱼汤”,就是把鱼骨头和碎鱼肉加汤,加胡椒、醋再炖,味道很鲜美。
41.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42. 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
43.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要喝个半斤八两吧?等酒席结束,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44. 小孩百日酒,开始前往往由小儿父母将婴儿抱至客人面前,客人褒扬一番后即拿百岁钱。一般同饮九盅,称为“九九长远”
45. 黑云带红边,定是雹子天。
46. 但正规官方场合还是要进一步讲究的,在此不再加以细分。 有些酒席有时会出现第三个陪酒的,原来戏称为“三陪”,这几年,随着文化的延伸,改称为“二陪助理” 宾主落座,喝酒开始。
47. 提起甘肃,很容易让人想起大西北那种贫瘠苍凉的风景就扑面而来,过度的开垦使土地退化,黄沙漫漫的天气。然而实际的甘肃却并非完全如此,它不但有西北风情的河西走廊,还有临近关中的中原风貌,甚至有着武都的南方景致,甘南的藏族风情
48. 二八月昼夜平。
49. 省会南京人在省内的位置有些特殊,由于历史地理的因素,南京人即是“半个江北人”,也是“半个安徽人”。论经济,南京比苏南远远不如,论地理,多丘陵的南京更谈不上是鱼米之乡。
50. 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
51. 关于贵州,谚语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确,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虽不免夸张,却也近乎实情,省会贵阳就建在群山环抱的“坝子”里,山民生活虽然相对贫困,却也悠闲自得。贵州像个大公园,到处悬崖峭壁,峡谷川流,气魄雄伟。雨水虽多,但说“天无三日晴”却不免有些夸张。省会贵阳冬暖夏凉,气候在全国仅次于昆明,夏天30度就是高温,冬天很少零度以下,又不象昆明那样多风,所以避寒避暑都是好去处。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人口过百万,面积却小巧玲珑,五脏俱全,很是繁华,有都市风情。在云贵川三省中,贵州饮食习惯和语言都更接近四川。贵州可算移民省份,除了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外,本省汉族多是历史上几次人口迁徙迁进去的。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晚等原因,贵州古代出的人才很少。
52. 干锄一遍光,湿锄八遍荒。
53. 据说,古代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现今,老北京人多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又许多既受官文化熏染,常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事,又以玩世的心态体味人生。居高,故睥睨世界,纵横捭阖,尤其在“地方上”的人面前,盛气凌人;玩世,故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于是侃爷辈出,背上了“京油子”的不好名声。而北京作为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南北东西的移民也给这座古朴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血液。
54. 安徽人性格差异也很大,古今名人很多,古有曹操、华佗、朱元璋,近代也李鸿章等杰出人才;文学革命由两个安徽人——胡适,陈独秀启其肇端也在情理之中,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也出自安徽合肥。徽商在中国以敢做敢为而名世,白手起家,闯荡江湖,在近代商界很有声誉。安徽虽然人才辈出,经济却落后于东部的其他省区。。
55. 作者: 真凝 2005-8-
56. 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
57. 没喝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尝尝,既好吃又不浪费。等汤上来了,大家喝掉个子的杯中酒,吃饭,然后筵席结束。
58. 秃尾巴老李这一神话的民俗意义非常丰富。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秃尾巴老李实际上是山东人自己造出来的神。我们可以看出,秃尾巴老李性格里明显带有山东人的特点:忠厚、老实、本分,但是好打抱不平,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一神话的原始功能,主要还是试图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龙卷风;黑龙江水为什么是黑色的。当然,稍稍具备科学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这种解释是不对的。但是民俗事象是不能用对不对来进行评判的,其中包含的先人们探索世界的艰难与酸辛,似乎更值得我们体会吧。
59. 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
60. 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它商业繁华,建设突飞猛进,高楼林立,霓虹闪耀,在大陆城市中,最具现代大都会气派。上海人的公民素质和敬业态度在国内各城市中亦算一流,服务业可见一斑,在上海,售票员总是走到乘客面前,挨个卖票,言语也比较柔和,表现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商店里,上海的售货员懂得顾客心理,服务周到,却很少像其它地方的售货员那样跟在你后面喋喋不休地推销,热情得叫人发憷。在公共场合,上海人也总是衣冠整洁,修饰得体。遇到纠纷,上海人更喜欢采用争吵的方式来解决,而很少大打出手
61. 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山东各地流传甚广,并且民间认为秃尾巴老李的家就在山东。这一现象颇值得玩味。
62.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63. 山东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应该整顿一下“酒风”了吧?。
64. 上海人在外地人面前也颇为自负,在上海有把外地人视为乡下人的传统,但即使内心不屑,也很少粗暴对待,相反,如果有外地人遇上麻烦,上海人大多能热情相助。上海人私交比较理智,做事善于权衡利弊,注意与人保持距离。所以上海出了不少银行家、商人和学者,却难出诗人和武将。上海女人举止得体,装束淡雅,言谈柔和,很有女人味,但却没有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男人有些“小男人”,他们有鉴赏趣味,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把西方的绅士遗风中国化了,是标准丈夫的代表。
65. 江苏是一个另类徐州,位居江苏西北,与其他地区相连甚少,地接山东,口音近山东西南,民风豪爽,属北方城市。
66. 酒桌戏称“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主陪发言了。
67.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花,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68. 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山东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酒是山东景芝酒业的国标景芝国弈酒了,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
69. 河北的自然条件不错,地理位置在全国也属得天独厚,一省之中包容了北京、天津两个中央直辖的大都市,省内又有很长的海岸线,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都市有都市,要港口有港口。河北南北跨度很大,北有唐山秦皇岛,南有古城邯郸。河北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人均也居上游,然而,该省在全国却无特别出彩之处。
70. 在西南三省中,云南最富有边地色彩。省内各地多彩多姿,风光绮丽,省会昆明不仅冬暖夏凉,气候有口皆碑,而且景色秀丽,翠湖身处闹市而一尘不染,西山俯瞰五百里滇池也别有洞天,整个城市兼具都会的繁华和超尘的秀美,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此外,路南的石林,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古城和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也都令人流连忘返。
71. 立秋无雨减半收。
72. 还有喝日子的,就是一年12个月,必须说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否则要喝酒,说的出别人喝。往往是还没说到10月份,人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73. 立冬刨萝卜,小雪掰白菜。
74. 掌灯不煞风,明日风不停。
75.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76. 中国酒文化源源流长,什么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办事更是离不开酒,如果客人没有喝醉,主人会认为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其实客人累,主人也累,陪酒的人更累。“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但是,这酒又不能不喝,后悔也要喝下去,那么怎么能做到千杯不醉,或者喝完酒能及时醒酒,而不受醉酒之苦呢?
77.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