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10 15:59 0
握紧“十个馒头吃饺子”的谐语后,语言顿生幽默,轻松提升语感!

1.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2.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3.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4.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如果说笑话让您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您嘴角微翘,暗暗叫妙。希望能让“ 笑话幽默-”的读者得到各程度、全方位的笑。
5.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6.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7. 饺子烂了边——露馅
8. 杀关羽—嫁祸于人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9. 大海捞针--------没处寻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0.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
11. 雀儿头包饺子——尽嘴
12.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13. 饺子铺——无日不包
14. 泥人吃饺子——难言
15. 饺子露馅——伤了面皮
16.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17. 煮破的饺子——露了馅
18. 葫芦瓢捞饺子——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19. 饺子用水煮——不用争;不用蒸
20.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21.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22.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23. 半夜吃饺子——好饭不怕晚
24.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25.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6. 饺子破了皮——露馅了;露馅
27. 打开天窗--------说亮话14、船到桥头--------自会直
28.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29. 芝麻开花--------节节高20、新官上任--------三把火
30.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
31. 吃饺子不吃馅儿——调皮;挑皮
32. 雀头捏饺子——尽是嘴
33.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心中有数;嘴里不说,心中有数;肚里有数;蔫有准儿;心里有个数
34. 光吃饺子不拜年——装傻
35. 破饺子——溜边了
36.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37. 煮坏的饺子——露馅了
38. strong>更多关于饺子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