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10 14:17 0
秋风起,诗韵悠长,古韵今光,智慧映照。七十五首词,尽展才子佳人风华绝代。

1. 朔野秋光少,俄惊草木衰。
2.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7.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8. 这句诗描绘了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立夏时节天气开始变暖;小满时节各种鸟类都出现了,预示着夏季的到来。
9. 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
10.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11.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寒露节气和冬天的冬至节气。寒露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冬至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冬季正式来临。
12.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
13.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4.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15. 这句诗描绘了寒露时节的景象,大雁开始南飞,霜降之后可以听到螃蟹的螯声。
16. 金风玉露相逢曲-丙寅中秋,是日秋分
17.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霜降和冬至时节的景象。霜降时红叶变得鲜艳夺目,而冬至时白雪开始飘落。两个节气都展现了冬季的美景。
18. 援琴鸣弦发清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19.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20. 襟怀凄爽秋将半,落叶萧萧菊欲华。
21. 岁岁登高须强起,霜风好为作重阳。
22.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23. 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这种“秋季抑郁症”心态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24. 这句诗描写了夏至时节的物候现象,梅子成熟变黄,南风带来温暖的天气,稻花飘香。
25. 这句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景象,梧桐叶开始凋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给人带来愁绪。
26.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
27.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
28. 这句诗描绘了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时乌鸦开始叫唤;春分时节土地变得干燥起来。
29.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30.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31.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32.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33. 夜如许。听取素娥歌舞。谁偷仙药谱。
34. 蓝云染黛新州石。字字蚕红织。
35. 桂花笼雾。广寒高处。珠宫琳宇。
36. 这句诗描绘了春分时节的景象,冰雪融化,气温逐渐升高,春风拂面,带来温暖的气息。
37.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雨水节气和夏天的芒种节气。春雨惊醒了春天,清明的谷子在春天开始生长;芒种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天气变得炎热起来。
38. 孤怀吐明月,双眼悬高云。
39. 这句诗描绘了立夏和小满时节农民们忙碌于田间的情况。这两个节气标志着夏季农忙的开始。
40.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41. 锦心争似藁人痴。惯写草花新样小家诗。
42. 寒蛩唧唧吟深砌,曲沼盈盈涨浅沙。
43. 关于秋分的诗句及赏析 关于秋分的古诗词赏析大全
44. 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
45. 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46.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冬至之后阳气逐渐上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催促。
47.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48. 碧云翻墨坠秋光,残暑长廊一雨凉。
49. 匆匆裘换葛,节序暗相催。
50. 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
51. 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52.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53.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
54.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旧鹄南翔。
55.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56.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