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0-31 23:39 0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人以勤奋读书为荣,以智慧传承为志。今人若欲继承先贤智慧,不妨从“古学苦读,智慧传承”开始。

1. 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 六十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 四十一、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 二十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5. 六十三、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6. 六十四、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7. 十七、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 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9. 二十六、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0. 十一、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1. 六十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 四十三、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3. 二十、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4. 五十六、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15. 三十二、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16. 四十七、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7. 二十七、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18. 二十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 六十五、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 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21. 六十、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22. 五十四、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桓宽
23. 五十七、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24. 五十一、读书贵在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陆九渊
25. 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6.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7. 四十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8. 十四、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9. 五十二、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0. 十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1. 二十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2. 三十五、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3. 十六、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34. 四十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5. 一、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36. 十、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37. 四十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8. 二十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
39. 三十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0. 三十六、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41. 三十、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42. 四十六、人家不必去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是最佳。——唐寅
43. 十九、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4.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5. 三十八、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6. 十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7. 三十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8. 十三、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49. 五十九、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0. 三十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1. 二十四、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2. 五十三、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53. 七、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54. 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5. 四十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6. 四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7. 十八、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58. 四十四、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9. 二十九、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60. 二十八、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61. 五十、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62. 三十九、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63. 五十八、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64. 三十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5. 五十五、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