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名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 >

坚持努力,智慧铸就辉煌人生!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0-31 21:26 1


勇攀高峰,智慧铸就辉煌人生!

1. 近者不亲,无务来远。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3.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4.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 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8.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9. 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1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12.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13. 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而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去掉那些无益于实用的东西,这就足够使国家的财利增加一倍了。

14.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1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18.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9.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于天,则菑犹未去也。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统一于天子,而不向上统一于天的意志,那么灾祸就还没有完全离去。

20.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1. 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不只是国家有染的问题,对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问题。

22. 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百姓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所以,粮食不可不努力耕种,用度不可不厉行节俭。

23.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2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6. 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国君若真的希望人民多而不希望人民减少的话,如果要蓄养姬妾,就不能不节制。

2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8.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29. 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30.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31.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所以,掌权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贤良之士罢了。

32. 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无,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出门没有衣服,进家没有粮食,内心积有耻辱之感,就会一起来发动暴乱,而且无法禁止。小槛黄花共醉

33.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如果爵位不高,那么人民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重,那么人民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理事时没有决断权那么人民不会敬畏他。

34.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35.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36. 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37. 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39. 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0.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2.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43.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4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5.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46. 曾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4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48.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49. 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5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51.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53.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