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与字多音字读音及笔画解析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4 20:21 1


1. 凑和;这个读音有争议。在《新华字典》旧版中无此发音;而在《新华字典》新版中有。

2. 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3. huò

4. 拼音:[huò ní]

5.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6.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同「欤」。《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汉.王充《论衡.刺孟》:「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7. 和的相关组词:总和、暖和、和面、平和、和气、和好、和平、和声、附和、饱和、温和、柔和、和谐、和蔼

8. hú

9. 拼音:[qī hú]

10. 连词 与其,表示比较。《韩非子.难二》:「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与人刃我,宁自刃。」

11. 动词 等待。《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楚辞.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2. 简体:与

13. 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4. 例句:今年粮食丰收,粮库收购数量已经饱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5.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三个月产量的~。

16. 介词 为、替。《孟子.离娄上》:「所欲,与之聚之。」

17. 动词 干涉、干预。《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宋.范成大〈次韵时叙〉诗:「作诗惜春聊复尔,春亦何能与人事?」

18. 拼音:[bǎi hè xiāng]

19. 8指日本国:~服。~文。大~民族。

20. 部首:一

21. 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22. 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

23. 患难与共、荣辱与共、与世长辞、与日俱增、与众不同、与世隔绝、咸与维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事与愿违、与虎谋皮、生死与共、与人为善、无与伦比、箪食与饿、与世推移、岁不与我、与民同乐、善与人同、与世沉浮、目窕心与、言与心违、未与人接、安危与共、咸与惟新、相与有成、与民更始、孤立寡与、卵与石斗、与人无忤

24. 动词 支助、赞助。《老子.第七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八首之一七:「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25. 释义: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26. yú

27. together withkindpeace

28. 和是一个多音字,拼音分别是hé、hè、huò、huó和hú,分别组词有:

29. [ huó ]

30. 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衷共济。

31. 介词 被。《战国策.秦策五》:「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

32. 副词 皆、全。通「举」。《易经.无妄卦.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墨子.天志中》:「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详者。」

33. 拼音:[niē huò]

34. 释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或空气中某物质的蒸气量达到最大限度,都叫饱和。

35. 动词 推举、选拔。通「举」。【组词】:「选贤与能」。

36. 在台湾地区国语中,“和”字作为连词使用时,在日常口语中读作hàn,但正式读音中读hé。一带的方言口语中,仍然如此发音。)

37. hé

38. 拼音:[hé shēng]

39. 例句:在一定温度下经捏和、混炼、拉片、切粒、挤出或压铸成型,冷却定型后即制成塑料制品。

40. yǔ

41. 与

42. 笔画数:4画

43.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44. 平和[píng hé]

45. 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双音节词语中作为动词的词尾或形容词的词尾,在字典中不单立读音。此音在某些方言中有时弱化为hu,甚至再次弱化为he,就像后面所举第9条。

46. 和的笔顺: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

47. 动词 争战。《左传.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与也。」《国语.越语下》:「彼来从我,固守勿与。」

48. 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49.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50. [ hé ]

51. 混合,如:和面;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5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

53. 1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

54. 拼音:[bǎo hé]

55. 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6. 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57. hè

58. 拼音:[hè cóng]

59. 拼音:[xiāng hè]

60. 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荆轲和而歌。——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61. 和的拼音: hé、hè、huò、huó、hú。

62. 和,读音:[hé][hè][huó][huò]

63. 动词 跟从、跟随。《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淮南子.墬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

64. 连词 和、同、跟。【组词】:「我与你」、「山与水」。《论语.公冶长》:「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65. 例句:我们家有的人喜欢和面,有的喜欢玩玩具,还有的喜欢拖地。

66. 释义:音乐中指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其作用是配合曲调,增强表现力。

67. [ hè ]

68. 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

69. 闽南语:he或者ho,其实闽南话分布的范围是中国所有方言里面最广和地域性最跳跃的。所以各地读法有偏差,但偏差不大都是普通话范围可以理解的。

70. 和声[hé shēng]

71. 读音:

72. 拼音:[hé píng]

73. 笔画顺序:一㇉一

74. 动词 结交、交往。《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

75. 5连带:~盘托出。~衣而卧。

76. 2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77. 动词 赞成、允许。《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资治通监.卷三二.汉纪二十四.成帝绥和元年》:「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78. 3客家话:[沙头角腔] wo2 fo2 [海陆丰腔] fo2 fo5 wo2 [梅州腔] fo2 fo5 wo1 wo2 [台湾四县腔] fo2 fo5 wo2 [陆丰腔] fo3 [客英字典] fo2 fo5 [东莞腔] wo2 [客语拼音字汇] fo2 fo4 vo2 vo4 [宝安腔] fo2 | wo2 | fo5 [梅州腔] fo5

79.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欤」。《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0. 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

81. [ huò ]

82. 释义:在粉状物中加入水等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