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3 22:00 0
孤独是生命的基调,梦想是灵魂的翅膀。在繁华落幕,月光洒满大地之际,我踏上了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
1. 看来,卡夫卡与这位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是相通的。只不过卡夫卡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迂回曲折地质疑了上帝的存在,而后者则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截了当地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2. 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
3. 格言还挺多的,我选了认为很有意思的十句:
4. 晒完太阳晒月亮,晒完月亮晒星星,晒完星星晒太阳……
5. 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6. 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7. 这只能证明一个问题:上帝是不存在的。”
8. 导语:《海边的卡夫卡》的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展开,讲述了少年卡夫卡和老人中田隔空杀人后,不但没有得到惩戒,犯了故意杀人罪、 罪、 罪的卡夫卡反而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中田也宁静地得到了解脱。这里励志网的我为大家整理了《海边的卡夫卡》中的经典语录,希望你们喜欢。
9. 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
10. 较之找什么迷路的猫,你恐怕最好认真寻找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影子。
11. 卡夫卡的格言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又是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剖析。无论从哪方面看,它们都表现出了作者昂然独立的人格特征。
12. 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
13. 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14. 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15. 前一则显然是在说明,人类对强盗行径的容忍和姑息是对“神灵”献祭的原因。第二则引用了《圣经》上的一个典故。据《旧约.创世记》记载,古巴比伦巴布城欲建一塔,拟使之高达天庭。上帝以其狂妄而罚之,使建塔工人突然各操不同的语言,彼此不相了解,该塔因此无法完成。联系这一故事,卡夫卡这则格言的寓意就很明白了:由于巴布塔直通天庭,故被上帝所阻止,若人类只建而不使用它,就会上帝的准许。这一方面说明上帝害怕人类了解他,另一方面则是在向人们暗示:上帝和天国未必存在。
16. 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1623462弗兰兹·卡夫卡,国籍属奥匈帝国。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20世纪德语小说家。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7. 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我伸开自己双手定定地细看。我到底为了什么如此东奔西窜呢?何苦这么苦苦挣扎求生呢?
18. 一个笼子在找一只鸟。
19. 从表面上看,卡夫卡的格言中一再引用《圣经》故事和宗教典故,其中提到上帝、天国、魔鬼、撒旦、伊甸园和巴布塔等宗教名词的几占其全部格言的三分之一。然而,从他对宗教典故的引用里,人们并不能得出他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的结论。恰恰相反,从他那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无情的嘲讽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宗教叛逆、反理教的斗士。
20. 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鳅很丑但会说喜庆话,癞蛤蟆很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个温柔的自闭症,小鲫鱼是你们共同的女神。有一天你听说,江河湖海,哪个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见了美丽的海豚,雄壮的白鲸,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的确都是好的。
21. 猫其实是很孤独脆弱的生物呢,所以才要一直单独行动。可是在别人看来,好像只是没有情感的讨厌而已
22.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开关。
23.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拼死拼活寻觅自己剩下那一半的过程中笨拙地送走人生的…
24. ——卡夫卡[德]人格:别一种意义上的英雄
25. 不过,孤独的种类林林总总,其中很有可能有你预想不到的孤独。""比如什么样的?"大岛用指尖顶了一下眼镜桥:"无可奉告。因为孤独因你本身而千变万化。
26. 我们都是失落的灵魂,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重要的是,我们上路了。
27.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28. 总会有人知道你怕黑紧紧抱着你,会有人带你看每一部**,会有人在你喝多说醉话的时候哄着你。会有人心疼你的眼泪紧皱眉头揪着心,会有人在你累了的时候蹲下身背着你走,会有人不顾形象陪你疯陪你闹。会有人一直爱你比爱自己多,你好好等着,所有的不期而遇只为遇见你。
29. “我们不得不相信上帝或者愿意扑灭世上的邪恶,但他做不到;或者他能做到,但他不愿意做到;或者他既不愿意做,又做不到;最后,或者他既愿意做,又做得到。
30. 更多的请看这里:我能摧毁一切障碍任何一个人,当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那么就用一只手拨开知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道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与别人看到的不同内,而且更多,总之,在你的有生之年,容你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31. “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32. 卡夫卡的原话:“一个人隐藏到自己的所谓私生活中去,是因为他缺乏把握世界的力量。他逃离奇迹般的世界,投入自己有限的自我。这是退却。存在,首先是与物共存,是对话。一个人不应该对此退缩。”
33. 但即使被至亲冷眼相待,中田心里也并不甚难过,一来已经习惯一人独处,二来若有人搭理或热情相待,他反倒会心情紧张。对于一生积蓄被表弟挥霍一空他都没有生气,当然事情糟糕这点他是理解的,但并未怎么失望。度假山庄是怎样一个劳什子,“投资”又意味什么,中田无法理解,如此说来,就连“借款”这一行为的含义都稀里糊涂。中田生活在极其有限的语汇中,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34. 家中充溢着又湿又重的沉默,那是并不存在的人们的低语,是活着的人们的喘息。
35. 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得太超前了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知道前面你会撞上什么。所以,要在适度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
36.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37. 罪愆总是公然来临,马上就会被感官抓住。它归结于它的许多根子,但这些根子并不是非拔出不可的。
38. 纵使那样,也就是说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即使不遇上我,你也一定能化险为夷。为什么我不明白,但总有这个感觉。你这个人身上有叫人这么想的地方。
39. 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40.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
41.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
42. 这一则和上文所举关于巴布塔的那一则,无论是在思想意义、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上帝害怕人类看清天庭的虚幻,当今世界害怕人们洞悉它的腐朽和消融!
43. ”我们被逐出“乐园”这一宗教意义上的惩罚,使得我们继续栖住在“乐园”中。乍一看,这个推理有点自相矛盾,颇令人费解。然而,只要我们对句中的“乐园”作如下解释,它的意义就顺理成章了:前两个“乐园”是指宗教的、天国的乐园,后一个“乐园”是指现实的、人间的乐园。作为人类始祖的亚当和夏娃被逐出天国的乐园,其宗教意义是反肉欲、反人性的。而作者则明确而坚定地宣称:这件事“永恒的本质”是人欲和人性得到了解放、得到了承认,取得了人间的合法地位,人类也就因此住到自己的真实意义上的乐园中来了。或许作者对后一种意义上的乐园也不无嘲讽之意,但是,这则格言的主旨毕竟是对人类幸福的肯定和对宗教教理的否定。这一思想在卡夫卡格言中还有多处表现。
44. 如果说上一则格言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幸福的肯定的话,那么,下面几则则明确表达了他对上帝、天国、神灵等宗教实体的怀疑、批判和否定:
45. Tags:世界
46. 但你很快就会领悟。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
47. “只建巴布塔而不去攀登它,假如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准许的。”
48. 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人,不管怎么样。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要理解顽强是怎么回事。
49. 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古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地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但你还是非去世界边缘不可,因为不去世界边缘就办不成的事也是有的。
50. “光线是如此强得刺眼,使你看见这世界渐渐的消融。可是对于目力差者来说,这世界还是显得相当坚实;对更差者,他会愤愤地晃着拳头;对最差者他会感到羞怒,而且击倒那个敢看他的人。”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它首先揭露了当今世界的黑暗、腐朽:它正在强光下渐渐地消融。接着又指明了人们的觉悟是有高低之别的:目力差的是不够觉悟者,在他目前这个世界还显得“相当坚实”;一旦你有所觉悟——目力更差,因而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坚实”,它就会威胁你——“愤愤地晃着拳头”。而对于敢于无视这个世界的权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敢看他的人”,这个世界就会毫不留情地打击他!因为对社会的洞悉者是最觉悟、最敢于造反的人。正是这种人看清了这世界渐渐地消融,对貌似坚实、而实际正在垮掉的世界构成了威胁,因而他们是这个世界最危险的敌人。故而他感到了“羞怒”,决心要“击倒” 他。
51. 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
52. 小海棠啊,人生就是这样,青州已经成为我们的记忆,若遇到问题,就想着以前如何如何好,便会丧失斗志,与其怀缅过去,还不如调整自己收拾心态,把眼前的日子也过得跟以前一样好。
53. 关于魔鬼的知识可能是有的,但对魔鬼的信仰却没有,因为再没有比魔鬼再魔鬼的东西了。
54. 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
55. “恶”的最有效的诱惑手段之一是挑战。
56. 这个地方我还从来没有来过:呼吸与以往不同了,太阳旁闪耀着一颗星星,比太阳更加夺目。
57. 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
58. 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59. 第三个是你爱又爱你,但最后不能在一起的人。
60.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61. 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也包括我)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我伸开自己双手定定地细看。我到底为了什么如此东奔西窜呢?何苦这么苦苦挣扎求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