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1. 诗教传家,智慧生根。2. 诗经育人,古韵今风。3. 诗书立人,经典传承。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7-22 16:32 4


千古风华,诗教流芳。智慧之根,植于古往今来。传世之作,经久不衰。

1.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2.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3.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4. 一树百获:语出《管子.权修》.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9.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0.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1.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2.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3.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14.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5. 不是虚心岂得贤。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8.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 王本成

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2. 口讲指画: 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用手势辅助讲授,形容讲授生动的样子。

2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5.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7.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2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2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3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1. 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3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3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4. 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35.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36.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37.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38.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39.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4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1.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4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44.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4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6.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47.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8.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9.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50.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51.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