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8 16:30 0
——探寻传承千年的智慧之光
1. 19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2.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3.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长劝他们多休息。
4. 但先贤陆象山曾当家三年,自己说学问有所长进。
5. 现代的家长虽然也很重视家教,但更多的是协助学校老师关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但在教育孩子做人和形成良好习惯方面,显然不是今胜于昔了。
6. 自古以来平治天下的伟大人物,都在这方面忍住性情、开动脑筋,是因为法制在这里没有约束作用,禁令在这里也不能推行。
7. 52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8.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9.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10. 眼界和胸襟要无限放开,这样才能做到腹有良谋,量包天下。
11. 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2. 这或许对子孙后代勇于竞争和追求物质文明形成了一种阻抑。
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14. 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
15. 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
16. 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17.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8. 5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
19. 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20.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21. 34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有失有得。
22. 49长者是一家的天德星,应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平和一家的错。
23. 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2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5. 我认为,在童蒙时期,就要淡化喜好奢华的念头。
26. 25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27. 看准别人的缺陷并非坏事,可怕的是专门生就狭小的双眼,触目之处都是别人的不足,这就让别人的缺陷把自己包围起来、封闭起来,使自己沦为一个众叛亲离终生愤懑的孤家寡人。
28. 儒家文化是一种能够深入具体事务并在具体事务中得到提升的学问。
29. 古人治家之难,难在面对骨肉之情不能动用刑法的手段子以强制,却要使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达到一定的道德标准,率先在家庭培训出适应社会的能力。
30. 家运兴衰,究竟有哪些规律呢?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一家人坚固团结.从而达到家道昌隆,这是不必占卜气数就能知道的结果。
31. 王汝止讲关于良知的学问,认为不身体力行就不算知。
32. 爱人者,人恒爱之。
33. 有个打柴人在墙洞偷听已久,忽然有所顿悟,唱道:离山十里,柴在家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
34. 51勤俭不是一时节约,而是一世的坚持与努力。
35. 要学会运用适度含蓄和保留的艺术,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立于不败,并能给兼顾均衡与持久留下余地。
36. 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37.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38. 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
39. 把古人的道德建设和今天的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并付之社会实践,才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40. 礼仪的制定出自天理,礼与和就不能分成两个不相关的东西。
41. 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担忧是最大报恩。长至成年要尽心尽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42. 57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43.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4. 话若说尽,无异于自织罗网,一层层地限制住自己的行动自由;才华是人生的华彩,如果倾巢而出地一味炫耀,不仅让自己一览无余,而且最容易夺去他人的光辉,把出色的才华变成了一种浮躁。
45. 当一种强烈的欲望开始发生并且炽烈得难以抑制的时候,就得幡然醒悟:这会不会招致灭身之祸?施德于人却又避免为人所知,这样才能把自己的道德真正扩大和提高到纯粹的境界。
46. 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
47. 不仅奇特的福分一人难以承受,而且天地也憎恨盈满,如果不在这三件事上留有余地,人们就会对你侧目而视了。
48. 这种模式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赖以薪火代传的全面的民间渠道。
49. 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50. 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51. 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52.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53.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54. 家近天下远,家亲天下疏,怎么会难呢?回答说:家正因为近,所以在感情上容易互相排斥;家正因为亲,所以难用法度治理。
55. 当世遭逢大难之际,决不可轻发傲世狂言,否则就是不识时务且暴虐天良!
56. 至于长幼尊卑、家内家外的男人和女人,处境和个性都不相同,喜好和厌恶各不一样。
57. 父母有过,不埋怨父母,还把父母该做的事情也完善起来,这叫做为父母补漏。子女能为父母补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贵星。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也不算真孝。
58. 60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良心,种田不怕累,打工不怕苦。
59. 家和万事兴。
60. 对诸位幼小的子孙训示:孩提时代知道爱,稍长一点知道敬,这是天性中生出的良知。
61. 今天的幼童转眼间就要长大成人,现在的启蒙和教育如果不端正,一旦让习惯形成禀性,再想来补救就晚了。
62. 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63. 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64. 古人强调的学以致用,具体是指把教人崇德修业的圣贤之学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足见古人进行道德建设不仅内容明确、责任落实到家到人,而且还有催人奋进的理论力量。
65. 如果不能安于清贫守住本分,毕生经营,舍去容易的而去贪图难以得到的,到头来富贵不仅不能通过贪求而得到,而且白白浪费了许多生命的时光。
66. 努力使富有的人和贫乏的人都能安心乐意,这种境界不是至仁至义的人难以做到的。
67. 孩子不用管得太多,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68. 有人说:哪有读书还不认识文字的人呢?我说:读到一个孝字,就要做到孝顺双亲,读一个悌,字,就要做到敬爱兄长。
69. 臣杀君、子杀父,也只是盯着君和父的错处不放罢了,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