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8 12:58 0
梦寻诗意,诗意成真。一缕晨光,轻拂着岁月的画卷。在繁华落尽之后,谁曾记得那最初的梦想?一纸诗行,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灵魂。在这片诗意盎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探寻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美好与希望。
1. 译文: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应。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风情。
2. 飞来峰上千寻塔(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4. 飞来山上千寻塔(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6.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7. 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8. 分别时正是秋暮,关山重重连着条条远路。征马嘶鸣,你挥着鞭儿将驰向何处。鸟儿默默地看着你远去,清晓的寒霜满树。
9. 李景让 句 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毛。 杨巨源 句 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
10.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11. 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12.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
13.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4. 欧阳澥 句 离家已是梦松年。
15.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16.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17.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8. 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9. ——宋·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20.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21.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宋代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2. 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23. 读诗之于心灵,如食之于人体,必不可少
24.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梦上山 唐白居易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25.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26.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27. 无梦 唐白居易 老眼花前暗,春衣雨后寒。 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28.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29. 伍彬 句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 令狐楚 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
30.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31. 译文: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32.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33. 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如本词,即是以景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3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释义: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她的敬意。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35.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36. 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宋之问 答田征君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37.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38. 据蔡绦《西清诗话》谓本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从本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39. 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
40. 人在做梦时生理表现为眼球快速运动以及伴有梦话等。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是梦发生在人睡眠状态的浅睡眠状态。
41.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花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42. 半生吟欲过,一命达何难。特立珪无玷,相思草有兰。
43.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4. 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吴融 蛱蝶 两两自依依,南园烟露微。
45. 众里寻他千百度(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46.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崔涂 巫山庙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
47. 无处重寻庾信愁(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
48.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并迎。
49. 中书夜直梦忠州 唐白居易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50.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51.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沈如筠 闺怨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52.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53.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54.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55. 诗词是文化的瑰宝,任何时代都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