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20:45 0
在智慧与正能量的照耀下,生活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1. 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牟尼尚和气。东方三大道贵在贯通,并弘扬三气也。——文怀沙
2.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 道德的真精神在于“仁”,在于“恕”,在人格的优美。——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4. 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把自己高尚的道德展示出来,只有道德高尚才能让人信服。——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5. 真正的美德不仅必然包含着纯真至善的品质,它甚至还会表现出诗意和艺术的美感。——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
6. 最富吸引力的格言也许并不是最机智的,而是最真实和最合理的。——梭罗《日记》
7. 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密埃尔
8. 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墨宝非宝《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9. 老子的《道德经》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有关学习,要日益精进,广学多闻;关于修道,则是要日渐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而能明心见性。——苏静《知日·断舍离》
10. 道家总是比儒家胸襟开阔。儒家总认为自己对,道家则认为别家对,而自己也许会错。——林语堂《京华烟云》
11. 所有优秀的格言或道理都早已存在于人间,只是我们不善于运用和践行而已。——布莱兹·帕斯卡尔《思想录》
12. 佛门道家,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来,修真之术也各自都起源于其思想流派。以道家为例,其主旨在于一个“道”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萧鼎《诛仙》
13. 道家思想之泉源浩大,老庄文章气魄,足使其效力历世不能磨灭,所以中古以后的思想,表面上似是独尊儒家道统,实际上是儒道分治的。——林语堂《论幽默》
14. 道德观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泰戈尔《梦的解析》
15. 优良的金言和警句,不管任何时代都和食物一样具有滋养,而且能活上几世纪。——尼米
16.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文学与社会目的》
17.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于丹《于丹论语心得》
18. 格言谚语是缩小的哲学,人类经验的结晶。——张耀翔《感觉·情绪及其它》
19. 修养,是一个非常美好和高贵的词语,既和文化知识有关,又不尽然,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修养的形成,主要来自家庭的影响,以及后天的修行。——郭梓林《诗与远方:来自未名湖的灵感》
20. 修道修道,道在人为!——我是墨水《执魔》
21. 君子养吾浩然气
22. 有心者则处处有道
23. 道可道,非常道
24. 三句好话暖人心
25. 正气能躯魅,无私可服神
26.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27. 学道者虽养生亦为学道,养生者虽学道亦为养生
28. 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29. 师道立则善人多
30. 士有百行,以德为重
31. 德行立身之本,才识处世所先
32. 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33. 智如崔浩,廉如道生
34.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35. 道学先牌人欲行
36. 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37. 播种德行者,必载名望归
38. 孔圣人说话——出口成章
39. 德高者归,言高者违
40. 说好话存好心,行好事近好人
41. 释义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怎么知道不会因此而得福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
42. 简析老子说祸福相依,从更广大和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一定是这样。我们常人往往因福而喜、因祸而悲,恰恰说明我们看得窄、看得短。
43.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
44. 释义翻船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会游泳的人;马狂奔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好车把式。
45. 简析真正有本事的人,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在风云变幻、情况危急之时,就能显现出来。人要做的就是好好修炼然后等待,真有本事,自有一飞冲天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