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10:36 5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贝塔星系”的星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探险者的目光。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终于揭开了这颗星球神秘的面纱……
1. 当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时,别人也同样的会给与回报。
2. 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没有诚意学习某件事的人是永远学不会的。
3. 修行只在于持续不间断地净化,别无其它。
4. 无论你失去什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5. 制造正面或负面的种种心态的,同是一颗心。假如想成长、成熟,就必须将净化情绪,视为极为重要之任务。
6. 「永远」也是无常的啊!它不过是个概念罢了。一小时的欢乐彷佛仅有五分钟,然而,五分钟的痛苦却漫长如一小时。
7. 恶魔的领土是欲、黑暗、争执、剑、血、战斗。也是嫉、妒、憎、欺、谄、谀、隐秘与毁谤。
8.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9.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著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0. 无论什么死,让它死;但别让心也死了。
11. 只要对感觉有任何反应,「我」就在招惹尘垢了。
12. 你一天中曾踏实地活过一小时吗?
13. 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14. 被欲爱驱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脱不了身。
15. 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16.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17. 09、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18. 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19. 人们专注于清洗碗盘,然而他们却任由心脏去。
20. 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无增减,是名入道之人。
21. 所谓的性灵生活,并不是要成为一个特殊的人,而是要发现我们自心中及众生心中的伟大。
22. 身遇患难,宜忆古人之曾遇此者,胜于此苦。必须心安、切忌忧虑。
23. 如果你厌恶一个地方,你就会厌恶每一个地方。问题并不在外在的处所,而是在你内在之处。
24. 人生最伟大的目标,不在于成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保持自己心灵的高洁。
25. 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26. 人命呼吸间。朋友,珍惜!
27. 涅盘就是贪瞋痴的息灭。
28. 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俭惜福。
29. 人活著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实质上并没有异化。
30. 让泪水来告诉你世间的真相。
31. 当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32. 顺境时勿怠惰自大,逆境时要勇敢忍受。
33. 04、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34. 于虚妄处,强加分别执著即是业障。
35. 妄想是生命无谓的浪费。
36. 没有天然释迦,自然弥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37. 真正的佛法是活在心里,那些内心受持佛法,且落实于修行的人,就是佛法的道场了。
38. 我们要能够承担别人的苦,原谅别人,为别人的立场想,那么你好心的建议才会有效。
39. 善于利用时间之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40. 世间虽然是因缘生灭法,但也要积极的行善。
41. 如果你能知足,虽然没有财物,你仍拥有「至宝」。
42. 有人能抵抗百万大军,却无人能抵抗死神的来临。
43. 假如一个人手未负伤,他碰到蛇的毒液也不会有问题,健康的手,毒液对他并无危险。自己不制造恶,恶对他就没有毒害。
44. 放弃所有的恶,放弃一切会招致仇恨的事物。
45. 06、将生命耽于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46. 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47. 把自己的心净化了、安定了,法就会从你的生命中升华、显现,而迸发出你生命的潜力。
48. 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对生命的惩罚,作弄与煎熬。
49. 如是因,如是果。菩萨缘于畏因,凡夫苦于畏果。
50.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51. 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52. 想象你就是佛。如果你是佛,你会怎么做?
53. 有人问:「何谓慈悲?」大德答:「无佛可成为慈,无众生可度为悲。」
54.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55. 一个人不能够创造环境,就会被环境所创造。
56. 惜福,一针一草,当思来处不易。
57. 在肮脏、杂乱的家里,任谁都会觉得不自在。同样的,当不善的念头在我们内心生起,我们又怎能自在呢?
58. 心口如一,即是去妄立信的实际功夫。
59. 当你有办法时(心能自主),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60. 「法」须要听闻后实践,然后在内心中转变的。
61. 世间人所谓的「爱」,在「永恒」的辞典里找不到。
62. 所有的事相,若不透过清净的自性,皆无意义。
63. 不必在意死后的事,只需重视眼前所发生的事,然后一一克服,如此也等于在解决未来的事。
64. 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65. 唯有当一个人明了自己时时皆能以圆满之心做响应时,内心就会得到可靠、安住的殊胜结果。
66. 假使你了解善恶、对错都在你心中的话,那么,只要在它们生起的地方去寻找就对了。
67. 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68. 心如镜子,镜子清明则所照之境物亦清明。
69. 07、为了赞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70. 修行人最主要的,乃是要超越他们自我认定为凡人的概念和局限。
71. 不论你到哪里学习佛法,实际上,它就在心中。
72. 生命潜伏许多的危机,它比膨胀的气球更不安定。
73. 每个宗教之所以被公认为宗教,本质上就是教导不自私,而教导无我或不自私是相当重要的事,偏偏它的信徒却对这种道理毫无兴趣。
74. 唯有在我们觉悟自己才是种种不悦的罪魁祸首时,才会有改变的可能。如果我们依然深信,都是外在因素的过错,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开始修行。
75. 08、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76.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它会变得混乱,只因它追逐法尘,而迷失在情绪当中了!
77. 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
78. 当遇到障碍时,必须起而对抗;若轻易放弃,终你一生都将选择放弃。告诉自己,你的心是可造之材而非朽木。
79. 佛陀说:「布施给我的功德等于布施给乞丐中之下贱者。」
80. 05、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81. 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正在想什么时,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道」了。
82. 你不会在别的地方找到良善,你必须在你自己的内心找。如果你自己是好的,那么无论你去哪里,都会是好的。
83. 人能逃过法律制裁,不可能逃过因果业力。
84. 诳妄之人,常常无故树立敌人。
85. 能为别人设想者,永不寂寞。
86. 掌握小的现实,不如掌握大的真实。
87. 交通拥挤、车辆多,找不到停车位,内心执著、放不下,找不到安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