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悟妙法师禅语精讲【共】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3-08 09:49 6


在古老的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山峰,它隐藏在云雾缭绕之间,传说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这座山,名为“百宝峰”。

1.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愿望而来的;而此生结束后,下一生会以何种形态出现,也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愿望和努力。生命无限,希望无穷,所以我们要好好修行,让一天比一天好,一生比一生好,也要让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好,让所有人所有众生获得幸福,来自我们自己每一天每一世的愿心和不懈努力。

2. 你在此地因吃饭或感情人事生了煩惱,便逃離到他方,希望在他方能够幸福;而到他地又碰到類似的情况,你又要逃離。那種煩惱根植在脆弱的心里,延伸到你轮回的命运里,终将无法解決。应该将煩惱對治在當處,立斩! 即便離開,也不会有煩惱,沒有未盡的恶缘;那個地方,會留下你此时的幸福与未来的善緣。

3. 无论我们住于何处、行于何地、做何事业、与谁交往,若想顺风顺水吉祥如意,最好的缘起来于自心。你的心做好广结善缘广种福田的准备,用心善待珍爱感恩,此地此人此事此业成就的一切因缘;当你倾力做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它喜欢它,想造福他人,你自然居于福地,贵人常伴,财源滚滚,福乐无穷。

4. 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有过去和现在,有喜悦与忧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了解,所以释然……

5. 佛法所说的执著,是指不了知实相的无明,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它妨碍我们的清净与觉醒,让我们深陷在轮回的迷乱中,与大部分人理解的执著是不一样的。破除执著需要深妙的智慧,错解了执著与放下,就容易偏向消极悲观和放任。佛法恰好相反,断除执著与放下挂碍,才能让我们坚定信念,勇猛精进不懈善行。

6. 放下驰逐的妄念,放下内心的压力,发起善心与勇猛心,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理杂念于一心,万虑澄然,平和宁静。

7. 兰居幽谷,淡泊明志,不争不抢,虽寂静也芳香;梅开偏隅,雪中怒放,傲骨无双,虽孤独也芬芳;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温柔中不失坚韧。 人活一世,心态当若兰,不羡富贵,不慕豪强;意志当似梅,虽遇寒霜,也要在命运里坚强;性情当似水,随缘包容,不昧自己的善良。

8. 简单作人!不沉迷于幻想,不茫然于未来。走脚下的路,过当下的生活; 不羡慕繁华,不刻意雕琢;对人朴实,做事踏实;不吝啬,不固守,不伪装;懂得取舍,学会付出;不让心灵负重,步履轻盈快乐常在;不贪功急进,不张扬自我。成功了低调,失败了洒脱。简单,才会活出真我的风采!

9.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淡涩;人生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岁月若水,走过,才知深浅;生命如歌,唱响,方品心音。给自己一片天空,无论风雨,勇敢飞翔;给自己一抹微笑,无论得失,从容洒脱。抚一曲丝弦,静静倾听;葱茏岁月,默默感悟,悠然前行。生命,在前行与历练中成长。

10. 又是一年之始,轮回世事无尽。时光像闪电的鞭子抽打着疲惫的旅人,刚在时间幻化的新年刻度中途休息,給身心加油,为信仰加力,又踏上人生新的旧征程,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独自行走,苦乐自当,无人能代。唯有发大菩提心,看破生命的假象,才会止息奔波的心,勘破时间的虚幻,安住新春最美好的当下!

11. 人世间种种因缘变幻,千江有水千江月,是谁在感受快乐,又是谁在诉说伤悲?又在谁的梦中,明月与江海的光影朦胧,山峦与晓雾的轮廓渐渐明晰?虚空本无心,却衬托了浮云,浮云了无意,却描画了空像。 只是一春,便绿了江水,净了容颜。

12. 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唯心造,源皆在内心,世界是人心的倒影,境界是人心的幻化。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令人不安。放下有无是非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13. 要相信世间的快乐,来自自己的心行。如果希望呼吸器官好,那多种树給大自然增加绿色。如果腿不好,布施蒲团,让人家拜时腿不会痛,或布施僧鞋。供花,脸会漂亮;供灯,眼睛漂亮,皮肤白,智慧高;放生可长寿,不易生病;帮助贫穷人,可以舍一得万。所以要得到世间的快乐,你要在因上努力。

14. 佛说:我的弟子,你要坚强勇敢,要知道,诸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你、加持你、鼓励你、引导你……这尘世轮回世界,本来就是痛苦与无常。等你慢慢经历过了,接受了,你会发现,在痛苦之时,恰是感恩与珍惜的醒悟。要学会坚强与忍耐;总有一天,曾让你满心痛苦无奈的淤泥,会生发出离与慈悲之花。

15. 道场为用功办道之场所,是佛法弘传之场所,是佛陀教育的大学,是佛子修行的圣地,是众生安乐的归宿。

16. 当你将慈爱内化于心时,将会受到一切有情众生的爱戴;当你将悲心忆持于心时,每个人都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珍惜;当你心中公正无偏时,你将会远离敌意与偏见;当你的心洋溢着同理共鸣的喜悦时,你的行为将与他人和睦融洽。

17. 让心浸润在慈悲里,生活会给你平安喜乐。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导致求不得苦。但是对于当下拥有的健康、工作和家庭幸福,我们是否真正心存感恩与爱惜?当有一天你远离了当下的这一切,被迫成为病人失业者孤老者失踪者,是否可以坦然面对,因为别人向往的幸福,你得到过拥有过,最重要的是,你珍惜过。

18. 每一点绽放都是前尘,每一颗芥子都是世界;每一种情爱都是因缘,每一次轮回都是痛苦。 现在的福报是过去经营的果,当下的善行是未来福报的因。不要把善行当做一种交易,人本来就应该善良。 前世今生来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在的境遇心态,是由过去的经历形成;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又会影响未来。

19. 随喜是快速积累资糧和修行功德的大方便,你只需常保感恩心、喜乐心,心中口上至诚赞叹和向往。当见到任何人行持善法时,自己若以清净意乐诚心诚意随喜,并将其善根回向圆满菩提,所积累的资粮,绝对胜过以竞争心或傲慢心想,为希求现世名誉等亲身所做。随喜是无为之法,随喜赞叹,随缘喜乐,随缘自在。

20. 当心安住在某种宁静时,你会发现识别快乐的心其实没有那么挑剔;而当心离开这种清净时,你又会发现得到快乐的心如此之艰辛。

21. 即便我们在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心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懂得再美好的食物也是要能消化才利于身体,多美丽的外境如果扰乱着你的内心,那这贪恋的美丽就是自己的枷锁。

22. 在三界这出戏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在生命这场梦里,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必须遇见的人,任何的无常都是因缘幻化的结果。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尊重因果,珍惜当下,惜福感恩。

23. 一切万法皆由因缘条件聚合而生,缘起则生、缘尽则灭,没有任何坚固长久不变的驻留。如果执着于身体房子是我、我所有的,则当其变化时就会悲伤忧愁;而了解亲证这一真理者,由于认识到万法的无常,所以面对变化,能够平静坦然、心平气和,因为已经能够如其实际地了解万法的本质,世界因堪透而澄净。

24. 人生在世,无一不是靠世间的种种恩惠而活。我们受恩于众生和万物,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懂得感恩,得到的便是满心的幸福喜乐。喝水时,我们会饮水思源,会更加珍惜自然给予我们的甘露;吃饭时,我们思维来之不易,便更加珍惜收获背后的艰辛……感恩一切!感恩禅让我们安享更多的尊重与宽容…

25. 我们的心本来觉醒,本具圆满良善、涵容一切。但是在我们开始转化成为觉醒者的冒险之前,离追求真正喜悦无苦的境界还有大段距离,我们必须深入到本质,亲自去发现自心的秘密,然后才有培养勇气的真正可能,生命由此才能慢慢地转变,善待自己、善待万物,对自心幻变的世界,散发出爱和慈悲。

26. 因为我们对自己对他人都缺失了真诚,我们用别人的眼光装点自我的虚荣,又用自我的虚荣去论议别人,由于我们不重因果又不懂无常,所以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传媒,都会折射我们内心潜在的不安。如果真正了知:我们自己的安全完全来自于别人时,我们才会真正尊重自然和任何一个生命,善待世界,善待自心。

27. 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原因在于:第一不懂得放下;第二不懂得接受。我们只知道执著和勉强,所以我们活得很辛苦。快乐出现的时候不接受,那么这个快乐也是痛苦的。痛苦出现的时候能够接受,那么这个痛苦也就不成为一个痛苦了。当我们一切都放下了,就是已经全然地接受了,不再执著了,自然就快乐了。

28. 我们之所以流落在尘世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我们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纵然繁华如梦,终归落定尘埃,卸却日间的掩饰,如夜沉静而安宁。经年光阴倏忽,当时在意得失、计较成败,都成云烟……回头便是彼岸,心无近远、天地皆宽。

29.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30. 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31. 得之淡然,失时泰然,处之坦然,独处安然,不动如山,心宽似海。

32. 幸福不需远求,她来自一颗踏实安静的心,来自一粥一饭中的清淡滋味,来自不惊不怖的安稳夜梦。没有上上下下不定的忧虑,没有左右为难的惶惑,没有担惊受怕的恐惧,没有过去未来之间的踟蹰。

33. 我们可以什么都接受,这是看破的优雅;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追随,那是放下的坦然

34. 许多人童年时被各种玩具所诱惑,不分昼夜一直耽著;成年时被钱财和感情所诱惑,始终为贪嗔等烦恼逼迫;老年时又被健康长寿所诱惑,心心念念希望能多活几年。在时光流逝生死无常中,面对亲人金钱地位房舍,只能被动抓取或被迫放弃,心怀得失不舍,最终走向死亡,无论自认为多么与众不同,只是沧海一尘。

35. 給我一朵花的季节,让我看到开放的美丽……在终极空间里休息, 以蓝天为枕, 白云为裳, 什么都不缺少。 在终极空间里坐禅, 分享多宝佛的狮子座, 每一秒钟都是实现, 每一个果实都成熟而甜美。

36. 当我们如同一颗尘埃,息灭梦想与享乐的冲动,跌得越来越低,直到落地,贴切大地的清醒实在,极为简单,毫无期盼,此时我们终于可以开始修行:学习泡好一杯茶、如何走路说话和思维,生活态度变得简单直接,以前听过读过的,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世界变得异常单纯,同时也极为尊贵与开放。

37. 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听涛声,听风声,听经闻法,禪修经行,内观自在,听花开无声,听星月有声,听幸福的声音,听快乐的声音。

38. 人生的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日月经年,盈亏有间。人生在世,难免有成败得失、荣辱浮沉。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以一颗善良恬然淡定的心,云卷云舒,泰然处之。

39. 随缘,并不是随波逐流的散漫无明;放下,并不是愚痴无记的被动放弃,而是通过闻思佛陀教法和实修,让我们:随善法之缘,放下贪嗔痴;随因果之缘,放下是与非;随生灭之缘,放下迎与拒;随无常缘起,悟入幻空真。看破世间的一切得失成败是非荣辱兴衰,无执无忧无挂碍,随缘自在度春秋。

40. 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外欢喜,故用欢喜心来做事,无不成就。

41. 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不外结缘,故用结缘观来待人,无不成全。

42. 世上最持久的东西不外忍耐,故用忍耐力来处众,无不成效。

43. 世上最坚固的行为不外愿力,故用愿力行来工作,无不成事。

44. 佛说:善者为师,不善为资。善友顺境固然都是我们成就菩提道的善知识;恶敌不善逆境挫折一样是我们的上师,是它们的显现令我们珍惜佛法、生起出离、修持忍辱、心生慈悲、尊重因果、勵力断恶、放下挂碍,迅速增上资糧。当深刻观察并思维,会发现时光世事、人心无常、耳闻目睹、心念起灭,无一不是佛法。

45. 经一番挫折,长几成识见;容一番横逆,增几分器度;省一分计较,多几分慈悲;学一分退让,增几分宽容;吃一次亏损,积几份阴德。

46. 当遇到一件事,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心情时,我们通常喜欢一味地在原地踏步、绕圈、抱怨,让自己陷在痛苦的深渊中。此时,何不停下脚步,想一想是否有转换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便会简单点。生命中常常会有挫折,但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执着,该放下了。

47. 要跟那些会伤害你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一切保持距离,且要让自己总是保持轻松自在;要避开会增生烦恼的友伴,集中注意力在能鼓励你向善的朋友身上。

48. 生活里,常常是那些害怕、担忧乃至恐惧的念头,阻碍了生命的喜悦。当你感到某种压力快要压垮你的时候,你需要回到内心,好好观照一下,这压力到底来自哪里?此心直似水中月,若觅所处无所处。当你停止颠倒梦想,让心澄净下来时,一切笼罩在你心头的雾霾都会悄然散去,留下的只有澄明、自在、欢喜。

49. 静听花开有声,静观雨落无言,静看浮云来去,静待晨曦日出……享受寂静安宁,虽身处闹市仍可心若于僻壤。虔诚顶礼佛陀慈颜,静静聆听梵音轻唱,朗朗诵读佛经心咒,蓦然回首心性明光……虽身处凡尘仍可心游于净刹。把心从喑暗浑沌、随波逐流处提起,发大菩提心,自由在高处。

50. 真正能放下的人,不会花精力解释过去,而是面向当下,乐活现在,包容过去的情缘和关系。一场情缘,应好心珍惜,怀着感恩说再见。

51.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因缘而起,因缘而散。人生这条路,注定了孤独的,如果够幸运,有人能够相伴一段,有说有笑,已然足矣。能够相伴多久,又何必强求。

52. 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53. 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敢于跟一切苦难说拜拜,要保持理智,不能盲目,不顾忌他人的评论,不羡慕他人的幸福,善于发现生活中自己的小快乐。真正的快乐都在于你自己;心静了,世界也就宽了。

54. 唯有心静,才能生出智慧。真正长久的幸福,靠自己经营。经营在哪里,收获在哪里。经营理财身不穷,经营思想心不贫。持久的幸福感,要靠经营一颗宁静,稳重,忍耐,淡然而平和的心。

55. 人生,最快乐的那莫过于奋斗。不管昨天有多风光荣耀,抑或苦涩不齿,都过去了,无可更改,无法再来。唯有重拾心情,重新上路,才是我们今天唯一的抉择。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单的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

56.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来束缚自己。年龄从来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来为难自己。

57. 所有的相遇,最终都会别离,只是告别的方式不同而已。这当中,没有可惜,没有不幸,只因这世界所有的故事,从缘起,从缘灭。

58.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

59. 品茶,不只是去享受色、香、味、形、韵之美色,更重要的是一种心境。佛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其实,人间的浮华经历过了,蓦然回首时,不也就是那短短的一瞬吗?更多的如这一杯茶,深若秋水,淡若微风。

60. 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

61. 人活一世,其实吃苦没什么不好,它能让你更好地珍惜甜的滋味;忍耐也没什么不好,人生需要等待,没有沉默就难有爆发;平凡没什么不好,能够每天感受生活的美好,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生命是一个过程,你无法将其停步。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

62.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63. 你看一切事物,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能这样观就看得破放得下,什么都不执着了你才能达到自在。你观你自在,谁能观入进去,谁就能自在。不观呢?不自在。「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是他观得自在了,得到这个名号;咱们遇到任何事都不自在,我们是生活在烦恼当中。

64. 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几个表情、几个举止,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希望你醒来的每一天,心情都充满阳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能遇见美的事。

65. 幸福:思量愚昧苦,智慧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劳役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战乱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病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便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知福且惜福;念佛生净土,永享无量福。

66. 人生这一场,无法把握的东西已太多太多。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恣意纵横洒脱自由地过完这一生。不言世间懊恼事,心头自开白莲花。人生相遇多欢颜,心地无碍自洒脱。

67. 活在正念中,是防止意外、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觉知你心中种种的深刻渴望:对生活安乐的期盼,得到所需支持的愿望,修行正念的意愿。也许,你会想要写下你的观察和了悟。佛陀说过,一旦明白到,这世上与我们最亲近、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人就是自己时,我们就不会再把自己当成仇人。

68. 人生,很难称心,生活,很难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穿着不比贵贱,要合身得体;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适温暖;车子不比名气,要一路平安;长相不比美丑,要心态平衡;身体不比胖瘦,要健康无病;财富不比有无,要节俭会理;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乐。

69. 茶不入禅,皆为俗事。禅不入心,皆为文字。拈花微笑,喝茶悟道。酒越喝越糊涂,茶越喝越清醒。品至清至洁的茶,悟至灵至静的心。

70. 忘记是很痛苦的,从前如是,今天也如是。不过,以前的痛苦是因为记不起,今天的痛苦,却是怕自己无法忘记。今天,是一个新的开始,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人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

71.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水中参杂的东西越少,虽然貌似少了许多不同的味道,却越显清澈亮丽。人生看淡的诱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许多做人的欢乐,却因心的简单而少去更多的烦恼。享受,都以付出为代价。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活得就越累。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

72. 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纠结。大气之人能让自己的世界海阔天空,即便一时失意,终得大器晚成。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一定会离开。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

73. 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74. 静是悟的结果;空,人生如白马过隙,神马都是浮云。空者无计较,无执着。空是静的极致。放下得失心,执着而不固执,放下而不放弃,看开而不看破,才能不被外物所左右。放下得失心,专注于当下,做眼前该做得事,才会有成功自在的人生。

75. 世事如棋,人生如梦。生活里有许多相似但不尽相同的经历,有痛苦、有快乐、有泪水也有喜悦,时光在悄然之中一去不复返,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弹指之间就成为了回忆。走在这个淡然的人间,需要的是一份平和,还有平静。急什么。慌什么。世界也没改变什么。

76.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77. 人生祸福相依,笑泪交织,得到不必太喜,你拥有一些,必然会放弃另一些;失去的无须过悲,没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它们只是一种附庸,与幸福的内涵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78.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79. 众人的路,众人走,磕磕碰碰无可避免;天下情缘,天下结,聚聚散散无可厚非,理解,才能宽容;宽容,才有宁静;看开,方能释怀;看透,方能淡泊。

80. 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面对得失,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们的心。

81. 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的少,常微笑,懂知足。

82. 淡定的人,不在乎太多的身外之物,而是执着于自己脚下的路。心若旁鹜,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即使失意,也无所谓得失,坦坦荡荡,真真切切,平平静静,快快乐乐。

83.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84. 简单是福。众生之苦,苦于繁忙。忙财富,忙名利,忙着争抢,忙于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简单的人,勤劳节俭,一切随缘而安。不需要为挣不尽的财富焦头烂额,也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不争,自然从容;不计较,所以常快乐。一方田园可养终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闲是人生最好的福气。

85.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不让自己活得累。

86. 愿你,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释怀;愿你,眼里有星辰,身边有微风,心中有暖阳!珍惜牵挂,懂得感恩,幸福和快乐就在当下。

87. 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咄咄逼人,就算才华再超群、智慧再尖锐,也难有一展抱负的余地,如同太硬的木头最容易折断。所以,我们要懂得谦和、忍让、与人为善。

88.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岁月里的歌,学会淡泊,学会变通,把那些不快乐,隐入寻常,简单的幸福着,做一个本真的自我。感悟心灵的那份淡然,盈握一份懂得,坦然并快乐着,不去计较,月圆还是月缺。面对生活,挥洒泼墨,妙笔花盛开,活出自己的精彩,无人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