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01:43 5
在古老而神秘的阿兹特克遗迹中,一座被岁月遗忘的祭坛静静矗立。传说,那里埋藏着通往星辰的秘密——“阿兹特克星辰图”。今夜,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即将展开,揭开那尘封千年的神秘面纱。
1. 一个人,能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人上人;当然生活也不能了无生趣,所以兴趣爱好要积极快乐;做人的气度要恢弘,不拘于小节,但言行举止却要慎重。若一个人终日游手好闲,则很容易沉溺其间,难免暗生邪念,而整日忙碌不堪,又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耽误了吟风弄月的乐趣。只有当身心和谐,不闲不慢时,生活有张有弛,才是人生最快哉的事。
2. 人生途中或许疲惫,或许沉重,但要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就会觉得欣慰,就会充满自信。好好珍惜人生,尽情拥抱生活,虽然辛苦,也会咀嚼出甘甜与芬芳的神韵!快乐从来不是永恒,痛苦也只是过程,没有谁能拒绝春天来临,没有谁能永远都做好梦,快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要自己去找寻,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3. 曾经有缘谁遇见,再相逢时伤害谁,心头冷暖谁计较,红尘走过起落谁。既然伤心哭一场,何不伤心笑一场,烦恼笑你,你笑烦恼。既然匆匆来一场,何不会心悟一场,轻轻寻来,走亦轻轻。
4. 心胸狭窄的人极度敏感,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他伤得体无完肤,跟他相处像守着一颗定时炸弹,时时提心吊胆,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心胸宽阔的人豁达大度,不但自己不会整天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也会给周围带来平和安乐,让人不由自主想与之接近。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爱己爱人。
5. 那些细微的让人分不清楚的花种,实际上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想种出什么颜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浇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播撒什么样子的种子。很多事物也像种子一样会发芽,比如爱,比如恨。在播撒我们种子的时候,记得想想它的果实吧。
6. 窗外雨声明晰,应到天明。夜雨好无情,不忍道于愁人听。云胡不喜,云胡不夷。
7. 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接受残缺。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接纳无法改变的现实。修行,就是拓宽心胸、清净心地、开拓眼界。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8. 把握好每一个当下的因和果,用一份清净心来对待生活的每一个问题,安住生活,实践生活。
9. 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 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可能会批评指正别人;别人走错了路,我们往往 会提醒别人;但在我们提醒别人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在批评指正别人 时也要批评指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觉悟自我和觉悟他人。
10. 许多约定的相濡以沫,最后化作相忘于江湖。许多说好的生死与共,最后都变成不相往来。我们都说人间有情,习惯把无常都推给岁月,却哪里肯承认,唯人心最易变。恍若隔世,未曾不觉。
11.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12.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13.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忽略任何爱,哪怕只是一声小小问候,因为毕竟有多少爱能从头再来呢
14. 人非我不非,我非必有过。别人好不好跟自己关系不大。自己如何做,才和自己有关系。世界奇奇怪怪、光怪陆离,可以入眼,但不要定格在心里。不要怪这世界是一池浑水,命自我立,所有的清静都只在心里。
1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6. 人不可以太天真,可爱就够了!人不可以无钱,多少都存些!人不可以太过份,礼貌对人!人不准不开心,知足常乐!
17. 世事凉,人情薄,美妇眨眼变丑婆。豪宅瞬间易主公,高位顷刻别人坐。粘缚执著,大碍解脱,恋什么?
18. 好梦坏梦真假梦,谁爱谁恨谁过客。烦恼不断,到底为何?就是把自我当成了世界的中心,然后在自己的设计中任意恣为。然而时间会把世界的真相一个个揭开:留住的到最后留不住,得到的到最后不见了,纠缠的到最后散去了,爱恨的到最后离别了。哎呀,一场大梦醒来,匆匆就此罢了。烦恼几多,谁为也何?
19. 对前途要乐观些,对人心要悲观些,对朋友要仗义些,对亲人要珍爱些,对金钱要慷慨些,对事业要淡泊些,对爱情要忠贞些,对友情要珍惜些。
20. 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21. 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难堪,有多无奈,有多苦涩,都过去了,不会再来,也无法更改。就让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远远地带走吧,而今天,我要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22. 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顺流,所以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容易沉浸在现有的快乐中,久久陶醉而不能自拔。当这快乐突然消失,我们茫然不知所措,为失去的快乐陷入苦闷的深渊,却没有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地方还有快乐在等着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23. 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24. 人间种种,是谁在感受快乐,又是谁在诉说伤悲。风本无心,却描画了烛火,烛火本无心,却描画了影子。 只是梦影,恰似无心。
25. 云何忍众生,骂詈及呵斥,心终不起瞋,倍增生欢喜?我为众生医,疗治众病患,若闻恶言已,不起于瞋恚。
26. 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当别人认为你很好的时候,你确实很好;当别人认为你不好的时候,你比以前还要好。活自己的洒脱,管那些浮云呢。
27. 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生命活动的每一个当下,心无二用,身心健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能得到提升。
28. 想要读懂这句话,就要读懂这首诗。这是一首非常有禅理的诗。
29. 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很多人痛苦的原因是,本来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任性的成了记忆的常客。
3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实际上可能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吧。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31. 生活里有个误区,往往把任性当做洒脱。这种误读,对命运的伤害无辜又惨痛。
32.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岁月里的歌,学会淡泊,学会变通,把那些不快乐,隐入寻常,简单的幸福着,做一个本真的自我。感悟心灵的那份淡然,盈握一份懂得,坦然并快乐着,不去计较,月圆还是月缺。面对生活,挥洒泼墨,妙笔花盛开,活出自己的精彩,无人可替代!
33.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说说闹闹非常的热闹。当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却又显得非常的安静。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34.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5. 唯有一颗彻底虔诚,死心塌地,绝对崇拜佛法的心,可以为灵魂指引出生命的方向,否则,就算是佛法经典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依旧无法看到文字背后的真理,因为真理就蕴含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文字仅仅在描述他,指向他,唯有我们的心与灵,皆能与佛法相应,真理才能真正开启众生原始的记忆。
36. 大慈大悲,依大方便善巧。《华严经》卷五十,如来出现品
37. 在佛家眼中,心中无物,四大皆空。我们虽达不到这种境界,但也应当时时擦拭心中杂念,以使其不被尘世所染。
38. 生活是个万花筒,酸甜苦辣尽藏其中。放宽心态,淡看人生,快快乐乐。活着是一种心情,不屈服于强势,不惧苦难荣鐪,为了经历而活着,为了理想而活着,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活着。
39. 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0. 从来因贪不自由,何必苦苦处处求。经过的,入眼的,相知的,相别的,多少全凭感觉,何尝不是错觉。却忘了,原是水月光中历一遍,懂得的,会感动,不懂的,还纠缠,终是泪一场。不再问烦恼来处,原该忘记的,忘了好。
41. 平凡的人生是一种清淡的人生,生命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无后人之仰慕,却无不让人感到一种生存的神圣与尊严。平凡绝非浅陋,绝非自甘平庸,更不是不思进取。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承担了责任,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平凡人也同样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样也是高尚的人。
42. 聪明的人,凡事都会往好处想,人生有两个至境:一个是知道,一个是知足。知道,让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醉心于名利,便会被名利所缚;太在乎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欲望越多,束缚越多;欲望越少,自由越多。
43. 佛陀说:“没有人能给我们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又说:“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快乐的人,好比一个乞丐向人乞讨,很痛苦。”因为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靠自己解脱、自己超越一切顺逆的境界,放下所有的执着烦恼,如此才可以得到快乐。
44. 从一个人执着于自我的程度,可以看出他受苦的程度。
45. 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46. 才华充足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证严法师
47.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48. 身前香合眼立,默然落发三千。眼中泪泪中血,了断过往悲欢。昔为江湖玲珑客,已不识勿再提。今做舟山砍柴人,凭此生只参禅。
49. 业障重的人,发心较难;一旦发心,往生更容易。比如山顶重石,一旦推动,直奔谷底。故说念佛往生为五浊恶世众生之难信法、易行道。
5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在凡尘俗世,我们没有必要追逐那些功名利禄,也没有必要计较那些荣辱得失,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到头还是一个空,带不走半片云彩。省去那些不必要的思索,摒弃那些浓烈的情感,摆脱那些世事繁琐的拖累,淡去那些无谓的妄想,让我们在一种简约和质朴中生活,让我们的情感融于自然,让我们的心思凝结成一片悠然的心志,似镜花水月般空灵寂静,如月映万川般透彻明朗。
51.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52. 禅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也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智慧。禅开人心智、助人成长,使人感悟到世界的和谐、心境的清澈、生命的圆融。一旦你能够放下所有对于观念的执著,放下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那么就能够得到佛陀的真正智慧,也就达到禅的最高境界了。
53. 诸行无常,却误认为日子可以永远平静地过下去,直到灾难与变故突如其来。总以为自己拥有的不够,直到有一天真正一无所有。是时候了,要从尘世的迷幻中醒来,珍惜此刻的拥有,珍惜身边的一切。生命无常,倏忽不再,最等不得的是行善积德。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
54. 念佛人心地慈悲,一切时、一切处,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没有力量的时候,欢喜赞叹,广结法缘;有能力的时候,随分随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钱,用财物帮助他;没有钱,我们有时间,我们去做义工,以劳力帮助他。
55. 自信是消除疑心的起点,信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在与人交往时建立互信的关系,才能给双方以真正舒心的环境。
56. 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你快乐永远!
57. "水"的柔弱自不必说,谁都能想象得到。然而"水滴穿石"的现象又印证了水的"刚强"超过坚硬的"石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柔弱"的水变得如此"刚强"的呢?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坚持!水的不懈坚持可以把石头滴穿。也就是说,简单的事情只要你能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得到一个伟大的结果。
58.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赠言都很熟悉吧,这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赠言。你知道什么样的赠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
59. 人生关键在于掌握好欲望的尺度。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多与寡的区分,因人而异。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永远不要异想天开,也不要得过且过。一切尽人事而遂天意,不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60. 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61. 有一天你会体悟,安住当下的心,记住和忘掉都是一种负担,贪和舍都是一种概念的障碍。而这本来,如流水,如落花,如行舟,如晚霞,万物幻化,不在言下。
62. 很多佛友问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这里说的西方,不在东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当下即是。
63. 健康和平安,是人生最贵重的两大财富。能得其一都是大有福分之人了;二者皆得,必是修积了几世功德的神仙。
64.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65. 看人家的错失,是结怨之源;看自己的不是,是众善之本。看得破的人,什么都是我的;看不破的人,什么皆非我的。
66.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很多追寻到了最后,不过是一个庸人自扰的故事,和一个回归平静的回忆。我们得到了很多东西,最后又要将它一一舍弃。这一场向外的追寻,本来就是无所谓有还是无的。
67. 吝啬鬼不会成为富翁,施舍者不会成为穷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68. 人生不仅要学会承受,也要学会释怀。承受是一种忍耐,一种担当,一种宽容;而释怀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承受需要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宽广的胸怀;释怀却需要淡然的心态和勇于放下的态度。内心的强大使我们学会了承受,内心的空灵使我们懂得了释怀。承受使我们强大,释怀使我们无敌。
69. 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