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00:50 6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地球”的蓝色星球静静地旋转着。它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奇迹,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颗星球神秘的面纱,探寻那古老而永恒的文明。
1.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别人。
2. 05、 不以功德自居的人,则成就真正的功德。
3. 凡夫就是「几」字中多了一颗心。若能无心即能超凡入圣。
4. 突如其来的争吵,往往会导致冲突,火苗可以燃著,也可以啐灭,两者皆出于你的口。
5. 若懂得制心,能够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6. 定慧即调,举心动念,无非正道。从正道中安稳而行,疾至佛地。
7. 自我觉知的超脱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更为健全的处理方式。
8.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9. 不要跟人争论虽然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意见像钉子,越敲则陷得越深。
10. 有求皆苦,忘心即乐。
11. 但莫染污自性即是修行,
12. 你应该停止那些陈旧、僵化、固执而歪曲的思想。那些错误的思想形态,每天旋绕着你,使你无法突破困难的境地。
13. 舌是祸福之门多门的房子,容易吹入沙尘。
14. 当心灵的妄想停止作用后,外在的世界也就停止。
15. 04、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若方寸大乱,则一切福皆不存在。
16. 说话浮躁的人,如刀刺入。而智者的舌头,却能成为医人的良药。
17. 大家都应与天地万物和解。
18. 心是活动的,本来就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心的本能。
19. 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20. 说话的方式比说话的后果重要。
21. 一个人从说谎所得到的全部收获是当他说真话的时候,别人不相信。
22. 最喜欢胡说八道的人,都是那些对事情不专心的人。因为,人们想得越少,就说得越多。
23.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4.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
25.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6. 应当谨慎你的言词,因为它发自于你的灵魂深处。
27. 06、 学佛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28. 但平心地,则世界之地,一切皆平。
29. 修行就如同调整相机的焦距,调整至正确位置之后,一按快门,即是本来面目。
30.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31.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解事实,便会欢喜的接受它而不恐惧。
32. 安住于永恒的喜悦中,生命便分分秒秒都在享受永恒的甘露。
33. 如果你骄傲自大、揭人之短或者给人家意外难堪,那你将失去所有的朋友。
34. 02、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理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35. 转凡夫观念,至绝对境界,即是证性。
36. 应依靠自己心中的光明,不要依赖他人。
37. 一切不安,名真安心。
38. 得第一义空即明心见性,佛性遍虚空名为中道。
39. 心暗时则所遇皆祸,眼明时则途遇皆宝。
40. 在我们已经为自己所说的话,后悔过一千遍的时候,是否曾经因保持沉默,而后悔过一次?
41. 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怀。
42. 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教师,他不会邀请你进入他的智慧殿堂,而是引导你到(你)心智的门槛。
43. 正念就是没有执着和一尘不染的清净心。
44. 妄念无生,乃名真心不动。
45. 「施予」和「感恩」就像幽默与笑一般不可分离,亦如微风吹过和风铃的呢喃。感恩使得施予的美德节奏活泼,这种活泼的节拍,使得沉重的世界为之轻快。
46. 圆滑、虚伪,不如扑拙、诚实来的好。
47. 当乐境而不能享者,毕竟是薄福之人;当苦境而反觉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48. 09、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49. 想知道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教养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们在口角时的表现。
50.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51. 对自己有信心,别人才会对你有信心,能接受别人的劝说,才能说服别人。
52.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53. 欺骗绝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聪明到将自己也骗了,那又如何呢?你只不过成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牺牲者罢了。
54.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55. 心存正念,以清楚的知见生活。让智慧引导你,不要任由你的情绪作主。
56.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住心来处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57. 那些最不受诽谤中伤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
58. 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控制心灵。
59. 对于骄傲成性的人,世界有如一座破钟,只有不和谐的声音,而不能产生悠扬的乐章。
60.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61. 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无所念,一切处无心。
62. 要将议论的眼光放置在别人身上时,不妨先看看自己,这样,你所说出的话,将会中肯些。
63. 如果只有外在自由而无内在自由,那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使不受外在暴力的压迫,由于无知、罪恶、自私、恐惧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灵,那么外在的自由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64. 内心如夹杂着两种概念,就会因矛盾而破坏内心的统一。
65. 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66. 03、 正念的下手处,是要先学会降伏我慢,学会吃亏及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