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15:12 8
1. 就怎样我用了一个下午,终于把树种好了。虽然很累,但是,看到树苗在微风中微笑,我很开心!
2.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3. 近年来,众所周知的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白色污染、工业污染让全世界的人类面临着生活质量直接的下降甚至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更有甚者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所以说植树造林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千年大计也毫不夸张,以上是大处着眼。我们还需要从小处着手,具体到国家、政府、群众层面,需要政府出台严格的监管政策和奖惩措施,需要立法机构完善法律制度,需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植树节不仅是节日中的一个普通日,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拒绝空谈,爱护环境、植树造林、保护好每个地方的树苗树木树林,唯如此方能还世界一个蓝天白云、一个美好未来!自己胡乱写的,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嘿嘿
4. 我先去花木场买好树苗,然后到花园的空地上,到了那里,早就有很多人在那里植树,个个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树苗在种。我也找了一快地方,先挖好一个坑,然后昭佳扶树,我来填土,填好了,我就跑去拿水,昭佳接过水,为树苗浇水。
5. 他们在小鸟的陪伴下,爬上了山坡。小明放下树苗,和小红一起挖了一个大坑,把树苗栽了进去。浇了点水,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6. 过了一会,他们俩把山顶上的空地都变成一片小森林了。他俩一看张开嘴笑了,同学们我们也要像他俩一样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7. 王老师、李红和小刚提着一桶水,在给花儿浇水,花儿喝足了水,它的叶子舒展开了。一阵风吹来了,花儿点点头,好像在说“谢谢”!
8. 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9. 他们穿了春装,小明扛着树苗,小红扛着铁铲,边走边聊,兴高彩烈地向山坡走去。一路上,小草陆陆续续地探出头来,野花一个劲地开放,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的歌曲,跟他们一样高兴。
10. 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11.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12.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
13. 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树木,让我们的地球变的更美。
14. 小红在扫地,她扫得特别干净。小明和小丽在植树,小明挖好了树坑,小丽把树苗放在树坑里,然后他们俩把树坑填满了。植树节这一天同学们干活干得特别好,大家过得特别开心!
15. 晚上,爸爸妈妈表扬了我们。
16. 少先队员找了一个好地方,燕子叫着,好像再说:“帮我们建一座家园。”然后,就开始植树了,有的用铁铲挖土,有的放树苗,有的埋土,还有的浇水,少先队员多种了树,就像多种了些空气,新鲜的空气迎面扑来。燕子好像又说话了:“谢谢你们少先队员,谢谢你们,下雨的时候可以到森林里避雨,雨停了,我们不用东找西找,就知道这是我们家了。”
17.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