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07:15 6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质量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提升组织竞争力,本文将从九个方面对高效质量管理策略进行梳理,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连续有效。
2. 积极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工作,力争9月份通过审核发证;
3. 整体规划质量体系的`建设并按职能部门将质量职能分解到各部门及相应的人员,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依据,作业有标准,层层有监督。”
4. 1月份:医患沟通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2月份:查对制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检查。 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对有没有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及措施进行核对,落实各项改进措施。
5. 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6. 负责审核批生产记录,并进行评价
7. 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安全管理队伍的作用,积极调动各单位专、兼 职安全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护船队员的工作责任心。在施工现场形成动态、全覆盖、不间断、无盲区的监管网络,让每一个安全设施和施工行为都处于密切关注之中。同时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日记,实行统一格式,逐日逐项记录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措施及落实情况,同时明确每个安全管理员《隐患整改通知单》的低数量和督促落实整改率(100%),让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有压力、有指标、有考核。对一些不服从监管、对抗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采取高压政策,除经济手段外,还将提请公司采取包括辞退在内的行政手段,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 完成中心检验资质法人变更手续的工作。
9. 负责按时对法定留样的成品进行留样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质量保证科主任报告。填写《留样观察记录》。
10. 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确保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运行并有效执行;
11. 认真组织开展全员性质量宣传与培训工作,利用技术课、各种会议以及印发学习材料等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培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水平。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做好活动课题的全过程跟踪、检查、效益分析评价,强化成果的效益和推广,使该活动真正成为提高我区整体效益的有效手段。
12. 落实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参与公司合格供应商的评定;
13. 负责及时通知质量检验科主任按规定的周期对稳定性考察留样进行检验。
14. 负责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及印刷性包装材料的销毁。
15. 6月份: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16. 及时报告批量质量问题,不合格信息的及时传递;
17.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18. IQC来料不良批次数目标为≥94%,为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有一名专业的SQM工程师进行供应商的管理的辅导,并且由此人兼任IQC组长一职。
19. 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20. 定期(至少每年一次)会同总工办、生产部对企业进行全面GMP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
21. 协助组织验证工作
22. 组织实施GMP培训
23.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24. (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25. (
26.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持续有效运行,重点抓好6.
27. 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组织与推进各种品质改善活动。
28. 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审计
29. 依照质量事故处理条例负责公司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30. 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100%
31. 开展年度内审工作一次。
32. 平均住院日≤14天
33. (3)逐步对上船设备配备硬质防护罩(白铁皮);
34. 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35. 三、工作措施
36. 二、工作计划
37. 10负责协助生产部及质管部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查分析。
38. 组织实施产品年度回顾工作
39.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40. QC是为使产品满足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包括检验、纠正和反馈,比如QC进行检验发现不良品后将其剔除,然后将不良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改善措施。因此QC的控制范围主要是在工厂内部,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投入、转序、出厂,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及只有合格品才能交付给客户。
41. 抓好“一个落实”就是抓好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推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二是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原则。
42. 负责编制年、季、月度产品质量统计报表,建立和规范原始检验记录、统计报表、质量统计审核程序;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并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
43. 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各项检验工作(包括原料,现场,成品)
44. 对有利于生产配置的指令在本部门的指定人员审核签署后进行复核批准。
45. 8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职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46.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47. 医疗质量与奖金、晋升、晋级挂钩。
48. 负责本部门全面工作,组织实施GMP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适时向企业领导提出产品质量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49. 突出工作重点。继续对识别出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工序和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盯防监控,围绕重点,布置优势管理力量,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分解落实四级防控责任(即安全管理员-施工单位-班组-施工者),对喷漆、动火、狭小密闭空间作业、加油、大型分段、设备起吊翻身,X光拍片等工序执行严格的审批/备案登记制度,确保重点工序的安全可靠。
50. 为了强化质量管理能力意识,提升人员职能素养,提高人员质量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外派人员学习最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同时在内部开展了相关内容的培训与学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