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01:44 9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走进“幼儿园中秋佳节教案反思汇总”,探寻教育智慧,共享节日欢乐。
1.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2. 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 一是开展《表心愿诵中秋》活动。
5. 边看图书边完整地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6. ②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
7. 教学反思:
8. 浓浓中秋情,悠悠中秋风。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中秋节系列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家乡风情,也让幼儿对中秋节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激发幼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9.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10. 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11. 活动准备:
12.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13. 引导幼儿探索歌曲的打击乐器方案。
14. 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习了初步的打击方法。
15.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16. 玉兔挨家挨户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17. 北京-玩兔儿爷:
18. 乐器演奏——请幼儿看老师的指挥进行集体演奏。——幼儿自由交换乐器、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19. (
20. 进一步理解歌词亲切感人的内容。
2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22. [活动过程]
23. 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4. 中秋夜圆月图片
25.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邀请专业人士入园为幼儿讲述中秋节的来历、民俗等传统故事。家长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幼儿穿越时光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意蕴。以此同时幼儿还跟着家长体验了制作月饼的方法,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庆与喜悦。
26. 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27. 活动反思:
28. 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地的中秋节习俗。如,浙江观潮活动资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29. 提问:图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30.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31.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2. 准备:
33.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34. 活动过程:
35.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36. 鼓励幼儿把对亲人、老师、长辈的感恩之情用图画等方式表达出来,并张贴在“心愿墙”上。该园的老师相信环境将持久地感染和激发着幼儿知恩、报恩之心,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泉州讲古”、“中秋诗词朗诵”也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朗诵诗词、童谣。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不仅对中秋的文化渊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萌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将来自觉自愿加入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37.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8.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9.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40.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41.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变。
42. 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43.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44. 一、出示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观察。
45.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46.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47.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48. 活动准备: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
49. 各种乐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50. 准备几块月饼
51.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52.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53. 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54. 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