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3 23:41 7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效应对、安全无忧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面对物业小区这一庞大群体,如何实现精准防控、快速响应,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高效应对,安全无忧——物业小区应急预案”的策略与实施,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1. 灭火行动组:由学院保卫部和义务消防队员组成,保卫部部长张永峰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院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 火灾扑灭后,由保卫部门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3. 7各单位在防台风时要做好后勤供应的很大工作。如粮食、副食品,备用水池应有很大数量储备。
4. ⑴本次火灾的起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5. 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6. 2 邻近医院和急救中心电话:在物业内设置明示的医院和急救中心的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求助。
7. 控制火势: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
8. 对火场周围道路各路口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无关车辆进入,确保参与救援的车辆出入畅通。
9. 工作职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和火情,发出119火警信号,准确报告起火地点与部位、着火物质、有无被困人员等信息。保持火场总指挥与消防部门及各行动组之间的联系,做到上传下达,确保信息畅通。
10. 疏散抢救组
11. 发生火灾时要听从指挥,注意个人安全,迅速利用灭火器材、消防设施及消防水源、砂子、浸湿水的麻袋棉布等进行灭火。及时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直接灭火),集中力量控制火势,快速灭火,保障疏散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 成员:由社区司法警务室治安员、出租房屋协管员负责
13. 4KgABC干粉灭火器6支;消防砂池,配备5把铁铲及提桶;消防水池,配备5具提桶;喊话器2部。
14. 安全集合点: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集合点后,由专人进行清点,确保无遗漏。
15. a、场景任务设置模块
16. 记录并能回放整个训练过程,包括所有的事件细节、处理过程、通讯语音录音等。该模块为训练总结、处置预案生成等提供手段。
17. 组长:
18. 发生火灾时,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立即开展疏散抢救工作,及时疏散火灾现场被围困人员,抢救伤员,并迅速与医院急救中心“120”联系,及时运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在先救人的同时,组织力量抢救贵重财物、文件档案资料。
19.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社区应急队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设立现场指挥部,实施统一组织协调指挥。
20. 负责指挥协调120的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对抢救出的伤员进行现场抢救,并将伤员转送到有关医院进行救治。
21. 六、善后工作
22. ⑵消火栓灭火:义务消防队员用室外消火栓接水带水枪将火扑灭。
23. 工作职责:执行总指挥的指令,根据火场情况(即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启动防火、排烟、及消防供水等设备,正确使用灭火设施和器材,迅速扑灭初起火灾,或有效控制火势发展,配合公安消防队实施灭火。
24. 查明火灾原因;
25. 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26. 发现火情时要立即报告119指挥中心,并要详细说明具体起火地点、燃烧物、火势大小;
27. 1 修订预案: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对预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并进行修订。
28. 迅速扑救: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29. 五、应急响应
30. 3根据确定的抢险救援方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由现场指挥确定相关应急成员组,并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
31. 火灾事故处理教育及演习总结。
32. 社区兼职消防队和相关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火灾预防、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
33. 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34. 九、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
35. d、训练控制模块
36. 火灾预防
37. 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38. 成立临时灭火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灭火和疏散受灾人员及物资;
39. 火灾事故教育:由总指挥向全体员工宣讲。
40. 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41. (四)协助消防员灭火。对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42. 根据在应对灾害时职责和所需能力的不同,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群众、社会救援力量、现场专业救援力量,指挥中心等。
43.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与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4. (三)火场逃生忌惊慌失措、乱喊乱叫、盲目乱跑、乱开门窗、贪恋钱财、随意跳楼、忌坐电梯。疏散时用湿毛巾、湿衣物捂住口鼻,弯腰避免浓烟。
45. 火灾应急措施
46. 扮演人员:伤员2人
47. 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与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48. F、警戒保卫组
49. 当遇强降雨与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50. 以上讲话均属模拟,目的使员工从演习及火灾事故中知道火灾的危害性,明白火灾事故处理程序,增加日常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
51. 十三、火灾事故教育及演习总结
52. 职责
53. 救人优先: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4. 灭火行动:当听到指挥人员下达灭火命令后开始灭火演习。
55. 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56. 通讯组:
57. 调查火灾损失。
58. 成员负责发布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与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与上报工作。
59. 及时报警原则
60. ⒌如果火场附近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在确认其尚未着火或无爆炸危险时,灭火组应调集充足的人员和消防器材,迅速建立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向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点蔓延,同时组织力量转移易燃易爆物品。
61. ⒈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发现火险、火灾应立即向社区司法警务值班室报告,值班室电话为:33xxx9,主任值班室电话为:3xxx,并提供着火地点、火势大小和有无被困人员等情况,必要时直接向119火警中心报警。
62. 本预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63. 组员:
64. ⑵本次火灾的教训,违章违纪造成的后果。
65.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66. 发现火灾事故时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救援并紧急疏散患者。当接到消防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柳忠豪院长)下达的疏散命令,或者听到全院火警铃响,各楼层疏散组组长马上组织疏散。
67. 参演成员:
68. 当火灾发生时,应确定火灾的类型(电火灾、危险品火灾、易燃物火灾)和火势大小,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并立即报告防火领导小组,防火领导小组启动防火紧急预案,迅速组织现有人员及时实施如下工作;
69. 在处置重大火灾时,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