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9篇精华教案推荐

面书号 2025-03-03 06:35 5


1. 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是他们由低段学习步入高段学习的第一年,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本事的差别不大,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本事,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本事等还需进一步加强。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坚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进取。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3. 二、教材分析:

4.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5. 其中“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从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移至本册的,安排在大数的认识单元后,以便学生结合大数的认识,充分感知、体会这两个大的面积单位。“条形统计图”原先分散在实验教材第一学段的不一样年级,现移至第二学段本册,讲原先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资料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6.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

7.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8.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9. 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10. 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11. 认识面积将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明白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12.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明白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13. 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14. 认识条形统计图(以1代多),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5.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构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6.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7.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18. 三、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措施:

19. 大数的认识要突出数的概念教学,重视数感的培养。具体体此刻下头几个特点:

20. (1)经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

21. (2)加强数概念教学,突出我国的计数规律。

22. (3)配个学习资料,介绍数学的背景知识。

23. 适当改善计算教学资料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本事。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24. (1)加强笔算教学。

25. (2)结合笔算教学,渗透口算、估算、简算等计算方式。

26. (3)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总结和计算规律的提炼。

27.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注重对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28. (1)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帮忙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29. (2)采用适当方式,让学生体会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

30. (3)设计一些趣味的活动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31.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2.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

33.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4. (3)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

35.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6. 一、学生情况简析

37. 全班共有66名学生,全部来自农村或者是场镇。学生学习兴趣不很高,基础知识不扎实。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8.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39. 二、教材简析

40.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41.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43.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44.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5.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46.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47.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8.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9. 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习、整理为主。

50.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51.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52. 教学关键:重视计量单位的直观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

5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55.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56.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57.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5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9.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60.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1.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