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月圆人团圆,共赏月下情

面书号 2025-03-02 22:43 8


秋风送爽,月华如练。在这金桂飘香的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佳节即将拉开帷幕。月圆人团圆,我们齐聚一堂,共享这月下良辰美景,共话月下情谊。

1. 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 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影像知识。

3. 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并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4. 活动准备

5. 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室内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全园分为绘画、讲故事、“学科学,懂知识”、“齐动手,共劳动”四个小组。幼儿以班为单位,其中绘画组:小中大班都可以参加;讲故事组:中大班参加;“学科学,懂知识”组:大班参加。“齐动手,共劳动”组:小中大班都可以参加。

6.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宣纸、白纸;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食品、水果、盘子、水果刀。

7.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8. 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9.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10. 【活动对象】

11. 小中大班孩子

12. 【活动目标】

13. 让孩子用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14. 【活动准备】

15. 活动前教孩子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16.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并出示相应图片。

17.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与中秋有关的诗词、图片、国画、水粉画、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

18. 准备绘画工具、宣纸、水粉颜料、国画颜料、半成品、擦手毛巾。

19. 【活动过程】

20. 大班孩子:水粉画、水墨画、沙画(自选)

21. 中班孩子:撕纸画、添画、黏贴画(自选)

22. 小班孩子:拓印、黏贴画、涂色(自选)

23.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也可以以班为单位家长跟孩子共同做一幅长卷画,完成之后挂于幼儿园大厅、走廊。

24. 作画后,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25.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26. 【目标】

27. 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8. 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29. 准备小长衫(同相声演员长衫)。

30. 将场地布置成小剧场。台下观众坐成弧形。

31. 先由一名教师生动地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32. 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33. 要求:讲故事的幼儿身着长衫,声情并茂地讲。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用掌声鼓励。

34. 可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进行,提前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

35.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36. 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37. 【道具准备】

38. 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39. 【知识准备】

40. 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41. 【注意】

42. 在幼儿进入此活动教室前,老师要与前来的家长和幼儿沟通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要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43. 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室或分批进入。

44. (一)奇妙的手影

45.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46. (二)嫦娥奔月

47.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48.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49. (三)神奇的月亮

50. 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51. 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孩子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52.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53.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了解和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54. 二、活动主题:

55.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56. 三、活动时间:

57. 9月16—25日

58. 四、活动内容:

59. (一)佳节思月

60. 利用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活动。

61.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

62. 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在品月饼、讲故事、唱歌谣、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亲子、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意。

63. (二)佳节读月

64.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65. 作品要求:

66. (1)作品题材为古体诗、现代诗、散文等;

67. (2)篇幅:诗词原则上不超过,赋、散文原则上不超过800字

68. (3)内容要积极向上,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

69. 朗诵形式:

70. 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以集体诵读形式为主,时间不超过4分钟。

71. 时间及地点:

72. 时间:(注: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73. 地点: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