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优化一日流程,提升幼儿体验

面书号 2025-03-02 18:26 6


1. 活动中,欣赏到了孩子们表演的幼儿体操,从小班的生涩,中班的进步再到大班的娴熟,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出色的表演,心里真是无比的欣喜,我知道这其中渗透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随后是孩子个人的比赛,孩子们全力拼搏,开心快乐的去完成比赛,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自由而奔放,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时间仿佛都在这一刻定格。接下来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每个活动环节都体现出了老师们为此精心设计,让家长、孩子共同在游戏中找到快乐。每个游戏其实都有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每个游戏结束后,老师都会讲解给家长,这个游戏的过程是锻炼宝宝的哪些方面。例如行走平衡木是锻炼宝宝们的平衡力;抛物是锻炼宝宝的专注力、身体协调力等等。

2. 户外活动结束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学校吃饭的情况,从小班时老师阿姨要给不会吃饭的孩子喂饭,中班都能自己吃了,到现在的大班一般不用老师再说都会自己吃完了,看到孩子们在学校吃的开心的样子,家长们心里更开心的!老师们还精心布置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教室的任何空间都形成了教育的园地。给人“移步换景”的靓丽感觉。通过这里让我们的宝宝们掌握着各种生活常识。也让家长能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很多几乎都是老师们自己亲手制作的。

3. 通过这些活动,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们用心的呵护、教育,不只是孩子们开心,我们也在这些活动中重温童年!同时也让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了更深的接触与了解,成为了朋友,也有了更好的交流!更让孩子、家长充分的感受到幼儿园就是宝宝的第二个家。再次衷心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茁壮地成长!

4. 一、班级现状分析:

5. 本班是小班,共有幼儿44人,其中男孩22人,女孩22人,经过1年的幼儿园生活和有计划的常规训练及教育,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的提高,求知欲望也相对的增强,对唱歌、跳舞有一定的兴趣,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6. 二、师德方面:

7. 本人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乡教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做孩子们的朋友老师,妈妈老师,细心周到的照顾幼儿,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8. 三、保教工作方面:

9. 我班是小班,开学初插班幼儿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会产生胆怯心理,来园情绪极不稳定,时有哭闹现象,今年,我们实行是在原有备课的基础上创新及思,我和配班老师细心的研究备课,并把自己的创新详细记录,为了能让孩子愉快的接受知识,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10.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散幼儿的思维,注重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思维素质,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原有的备课,我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每一个环节,取长补短,每上完一节课,都认真进行思,把孩子接受知识的情况、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应该怎样改进都记录下来,保证教学质量。

11. 坚持听课,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通过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的提高,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

12. 四、家长工作:

13. 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工作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家长们不放心是在所难免,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4. 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因此我把家长工作当重点来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

15. 五、安全工作:

16. 幼儿园里无小事,安全责任重泰山。我们尽量排除身边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并让幼儿学会简单自我保护保护方法,在班内形成互互助的良好氛围。今年我班在我们两位老师的高度警惕和细心照顾下,我班无任何事故发生,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使我感到保教工作不容松散,以后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使宝宝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在幼儿园度过每一天。

17. 六、存在问题:

18. 我班个别孩子表现太自由、自我约束能力差,还有个别幼儿胆量太小,见到生人不说话,不能方与老师交谈等等。

19. 生活自理能力整体上发展不平衡,有的很能干,有的依赖性很强,爱等待而不去尝试学习锻炼。

20. 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不会当时找老师解决,而数后让家长告诉老师存在这样的现象。

21. 七、努力方向:

22. 在本学期做的好的方面我们会继续保持。如:幼儿智力发展非常的见成效,常规检查非常不错,我班幼儿到园情况得到领导好评,但我们也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以上问题进分析、解决,在生活常规上还须加强幼儿的训练,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努力把今后的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23. 班主任的工作细碎而又繁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层楼!

24. 为此在晨检中针对性的跟几个家长交流了一下,在交流中我发现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家玩电脑手机游戏,或者看动画片,一看一玩就是一晚上或者一整天,这些电器的辐射危害有多大尤其是对我们成长中的孩子,想想就可怕,原本属于孩子们的清澈天真的眼睛里却布满了红血丝、黑眼圈。

25. 不能否认社会在提高,科技越来越发达,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都

26. 在提高,智能手机,电脑,一天二十四小时演不完动画片成了我们孩子最主要的'玩伴。是啊这些孩子爱玩,家长也爱玩,在家家长孩子人手一个,互不干涉,各玩各的,孩子不哭不闹不缠家长,家长乐的清闲,那长此下去孩子的眼睛怎样办健康怎样办?

27.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常没有同龄的玩伴陪伴,能陪他们的更多的是这些游戏动画片,所以为了孩子的身体身心能健康成长,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多抽些时间陪陪我们的孩子,做他们的小伙伴。

28. 第一次展示这个活动是在村幼,先学了《敲小鼓》这首歌,学唱歌曲的同时学打鼓,由于村幼孩子看到来了客人老师所以非常专注,而且平时几乎不接触打击乐器所以兴趣很浓,边玩边学的方式孩子们十分喜爱。教师也十分投入,整个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创编鼓点节奏时有一个孩子非常突出,创编了不同的鼓点节奏,其他孩子也很快学会了不同的'鼓点打击方法。这种同伴间的互学会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更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真的既简单又有成效。

29. 第二次展示这个活动是在黄老师自己班里,一开始孩子们很投入,但歌曲的学习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接受情况,以至于影响了接下来的打鼓部分,孩子们很喜欢很兴奋,但没有掌握方法,也没有静下来听要求,只管自己乱敲。这时经验丰富的黄老师一时也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让孩子们停下反复再学歌曲,这时的孩子兴趣全在打鼓上了,不能很好地静下来。我开始觉得这个活动上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很想自己也开展一次,有点真情实感。

30. 第三次展示这个活动前黄老师有点不自信,对于孩子的接受能力没有底,所以她降低了要求,改变了方式,没有让孩子人手一只小鼓,重点放在学习歌曲这一步上,而且放慢了教学节奏。在活动的进程中黄老师越来越投入,越来越自信。在创编鼓点部分时间有点久,如果她能大胆地让孩子有更多的打鼓机会则效果更好!

31. 我想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摩课中得到的,我佩服黄老师的钻研精神,也感谢她给我们听课老师带来的反思成长机会,其实每个活动无论上课的还是听课的只要用心都会有收获有进步!因为我们的课是有那样多的变数,充满灵动,赋予我们更多的挑战机会,成长和提升机遇!

32. 尝试与更多的同伴合作跳舞,体验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33. 能熟悉乐曲的旋律、结构特点,初步学会跳集体舞。

34. 能根据尾声的变化及时变换舞伴。

35. 准备

36. 欣赏画面舞会的场景。

37. 组织幼儿做听摇铃鼓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38. 过程

39. 师生共同欣赏舞会录像,并熟悉乐曲的旋律。

40. 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尾音的变化。引导幼儿拍出尾音,一声拍一下。

41.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集体跟着老师学做舞蹈动作。

42. 教师完整地表演舞蹈,提醒幼儿在尾音变化时要迅速换舞伴。

43. 幼儿随音乐熟悉舞蹈动作。

44. 幼儿熟悉动作后,在尾音处的握手动作可换成造型动作,先进行单人造型,进而要求做双人造型及多人造型。

45. 动作建议:

46. 1-4小节:双手叉腰,自由小跑步。

47. 5小节:按节奏拍手。

48. 6小节:双手叉腰,自转一圈,脚做小跑步动作。

49. 7―8小节:同5―6小节。

50. 9小节(尾音):二人握手,尾音5出现时立即与舞伴握手,尾音的长短,次数

51. 不固定听到3、5音,立即放开舞伴,自由小跑步结束活动。

52. 中班韵律活动问候舞

53. 上周五我园承办了对“全市农村园骨干教师园本教研的的研讨”活动,作为我园韵律活动《问候舞》教研组的成员,我有幸担任了执教者的工作。在教研活动结束之时,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54. 改变――发展:本次的教研活动在去年的由托幼办开展的“教研观摩评比”活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认可的了。也正因为如此,在开始接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时,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那我们就把上次的教研活动内容原封不动的再次进行展示。可是本次活动的研讨观摩对象是农村园教师,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教科所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研活动进行改动,以满足观摩对象的需要!“改变”这是必须要做到,因此,我们教研组抛弃了即成的东西,对研讨问题进行重新制定,相应的,改变教学环节设计、说课内容,总之,对一切都进行改变!我们的改变,让我们在原本教研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提升,在观摩的现场互动研讨中,我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进行发展的建议式的教研,得到了主办单位、观摩者的认可,

55. 小语:一节活动,多种研讨――改变着活动,发展着自己

56. 虚――实:在本次的教研活动的教学中,我们抛弃了观摩课中花俏的“道具装饰”,仅仅以一个“花园宝宝”面具贯穿始终;抛弃了大量的“课前经验丰富”,让孩子在课堂活动中,从不会到会,展示真实的课堂教学,做一节“不完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环节中,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同时,更是紧记研讨活动问题,开展符合研讨活动开展的教学活动,努力的脚踏实地的上一节常规公开课。

57. 小语:虚实中见真谛。

58. 和谐――矛盾:作为一次教研活动的研讨,思想火花的撞击是需要,也是必要。试想,没有矛盾、冲突,又怎会去实践、去验证,从而得到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呢?就拿本次活动最后成功展示上,大家对是双圈站位展示,还是单圈站位展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持己见!那么,寻找理论来论证自己是最有力的条件。因此,大家都个自己寻找自己说需要的“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正因为有这个矛盾,所以,大家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一次成长了不少。 小语:和谐是目的,矛盾是过程。

59. ……

60. 在本次教研活动,我得到了很多,这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荣誉证书,更多的是内心对于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一种方向上的明确。我的.文笔不够好,不能够将内心的所有感触都化做文字来赞赏,但,我会尝试将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所学、所感、所得,运用推广,真正的体现教研的最终目的。

61. 一、注重细节,把优化一日活动落实到计划之中。

62. 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离不开周密的计划,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会临危不乱。孩子从一入园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既要让孩子快乐的游戏、生活、活动又要让孩子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既有计划又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如在安排幼儿自选游戏中,不但要有老师提供的材料,也要有体现幼儿自主性选择的材料:玩某某材料、玩某某材料等。这个等就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在计划中注意各个活动的整体性、有效性和各个环节衔接性,并充分体现每个活动和环节的教育价值。

63. 二、注重细节,分解每一个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64. “把一日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真正体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如为了让孩子学会轻拿轻放:我把孩子吵杂的声音录下来,然后突然放给孩子听,请孩子讨论刚才的声音好听吗?为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在孩子讨论后我才告诉他们,刚才的声音就是我们搬椅子时发出的声音,孩子们都难为情的笑了。于是我们一起学做小猫咪,轻手轻脚搬东西,并让孩子在观察中分析比较轻拿轻放的好处。在其他的环节中,我们都是一一讨论、实践,最后总结出好经验并养成习惯。

65. 三、注重细节,以人为本,提高活动效率。

66.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自理能力较差,而孩子在幼儿园的物品又比较多,如何解决物品的收放使我们当务之急的事。于是我把每张桌子作为一个组,有一个小组长(组长轮流当)。每组一个文具盒、物品盒。每次需要时由小组长发放整理,并且引导孩子讨论摆放物品的好方法。如用橡皮筋把铅笔绑在一起或插在笔筒里;剪刀放在一个可以插的纸茶桶上;橡皮放在小盒子里等等。平时带来的物品放在物品盒里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经过讨论和实践,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也在做组长的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67. 四、注重细节,让幼儿学会管理幼儿,提高活动的效果。

68. 大班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我班每天的值日生就多了一件事,做好每个环节的执勤人员。如在喝豆浆时,一个老师消毒,另一个老师既要组织孩子洗手又要组织其余孩子的活动,有点顾此失彼。于是执勤人员就会用手势提示孩子轻轻地搬椅子、洗手、如厕、拿杯子、取饼干等。孩子在每次的值日生工作中既学会了管理别人,又学会了尊重别人自己应如何去做;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69. 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表达故事情节。

70. 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味。

71.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72.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73.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74. 活动准备:

75. 幼儿教学用书人手一本。

76. 活动过程:

77. 一、回忆故事。

78. 出示绘本图书的封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名称。

79. (教师出示绘本用书)小朋友,你们还记它吗?(年)对了,它就是我们这学期使用的阅读树教材中的年。老师把书放在阅读区三天了,谁能来告诉老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80. 引导幼儿把自己看到的讲述出来。

81. 刚才小朋友都把自己看到的告诉了老师,那现在就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再来看看吧!

82. 二、师幼共读。

83. 小朋友,这一页你看到了什么?(树林里有一只怪兽),那你们觉得这只怪兽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