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11:49 9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②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3. 【活动探究一】
4. 氧气能与木条、硫、铝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氧气是不是活泼气体?
5. (三)展示交流
6.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7. 氧气
8. 二、教案
9.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10.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11. 四、学法引导
12. 加强记忆。
13. 科学方法:
14.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15.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16. 写出文字表达式、记录:
17.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8.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19.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20. 木材制成桌椅
21.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22. 记忆化合价或编写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在第一节课上布置,第二节课前5分钟交流,检查,选取其中琅琅上口的“作品”予以“推广应用”。课后将所有交上来的口诀都张贴在教室里,以肯定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
24. 物质名称
25. 五、教学方法
26. 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27.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28. (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29. 倾听
30.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31. 授课人:湛兴和
32.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34. ⑤铁
35. 绪言
3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7. 由于本课题基本上是非知识内容教学,所以本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化学、体验化学、认识化学。
38.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39.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板书]课题2氧气
40.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41.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42.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4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44.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45. 实例
46.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7.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8.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49. 学生回答:将样品置于硝酸银溶液(硫酸铜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质(红色物质)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