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11:15 7
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青石板上,斑驳的光影在校园小道上跳跃。大青树下,一群活泼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他们手中捧着这本书,准备开启一段充满乐趣的语文学习之旅。
1. (一)激趣导入。
2. 教学重点:
3. 教学目标:
4. 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且在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语,与同桌交流,说出理由。
5. 指名反馈检查两三个学生后,根据评议再练说,然后再反馈评议。
6. 学生畅所欲言。
7. 五、综合性学习。
8.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9.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0. (一)想象“上学”的画面,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1. 例:“绒”,右部件是“戎”,不是“戒”。“装”,右上是“士”,不是“土”。
12.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扬”“凤”“摔”。
13. 师:学生甲说他认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青树下的小学写活了,所以他认为很新鲜,很精彩。
14.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15.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6. 老师的阅读模式。听清楚语音后,请仔细听并理解课文内容。
17. 难点教学目标:
18.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有新鲜感的词句”,谁能说说,什么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吗?
19.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词,那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感受一下大青树下的校园。
20. 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2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小学吗?在这所学校里有这么多小伙伴陪着是不是很开心,很幸福呢?
22. (
23.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24. 教学难点:
25. 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6. 五、作业布置
27.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28. 教学过程:
2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校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31. 评议标准:
32. 诉类总结
33. 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注意力,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34. 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35.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36. 反馈指导。
37. 个体练习,四人小组交流互提意见,并推举一人在班上说。
38. “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39. 知识与能力:
40.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1. 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42.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43.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44.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45.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6.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47. b.学生读后交流。
48. 体验描述窗外宁静的句子的含义。
49.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三部分内容,结合插图想象一下,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找出这部分的内容里中有新鲜感的句,用横线画出来。
50.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51. (四)拓展学习,相互分享
52.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