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06:38 8
在浩瀚的宇宙中,万物共生,天地相依。自古至今,智慧之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在这无尽的时空里,我们探寻真理,感悟人生,以期在这片天地间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1. 大意: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2. 大意: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3. 大意:踮着脚尖不可能永久的站立,迈起大步想要前进的快,反而不能远行。
4.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 大意: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
6. 大意: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胜一筹。
7.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8. 大意:意为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属于说话的人没有诟病。
9.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道德经的智慧全集》
12. 大意: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13.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4. 大意: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15. (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1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
20. 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1. 1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2.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23. 14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6.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7. 大意: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于世,因为它不是自己生长的,所以能长久生存。
28.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经》第十八章
29.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30. 大意: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
3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2. 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33. 大意: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
3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6. 大意: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37.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38. 大意: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39.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0. 大意:五色乱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乱耳,能令耳失聪。